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处室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5-10-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食品安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走访市场、采访相关专家与监管部门,深入了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及保障措施。

一、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监管体系持续完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建立起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我们坚持‘四个最严’的要求,即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该负责人介绍,目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不断健全,重点食品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同时,智慧监管手段广泛应用,如追溯系统的建设使得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有效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

二、企业主体责任压实,行业自律意识增强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归根结底要靠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纷纷加大投入,提升内部质量管理水平。

   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审核机制和内部品控体系,对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份餐品都符合安全标准。”行业组织也在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开展行业培训等方式,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规范发展。

三、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保障食品安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监管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媒体和公众参与监督。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消费者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显著提升。“现在购买食品,我会习惯性地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市民张女士表示,“遇到问题也知道通过12315等渠道反映,感觉维权更方便了。”这种社会共治的氛围,正在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

四、挑战犹存,未来仍需久久为功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新的挑战,新业态、新资源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网络销售食品监管的复杂性等。专家指出,未来需继续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

五、食品安全无小事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携手并肩,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共同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才能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条:安全来之不易 疏忽大意不得
下一条:宿舍用电安全:这些“隐形炸弹”,千万别忽视!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复兴大道西3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