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共守护,青春人生筑防线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日益猖獗,很快大学生沦为了诈骗分子的重点攻击对象。为提升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江西省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于近日反诈宣传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全力营造“防范于心,反诈于行”的浓厚氛围。
一、形势严峻—诈骗黑手伸向校园,学生群体成为目标
(一) 以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校园贷、盗用QQ号和冒充熟悉人当前,电信网络炸骗迅速地侵袭校园,大学生,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都成为不法分子的重点目标。根据相关案例,其员为主要类型,涉及总金额多。

(二)真实案例触目惊心,诈骗就在身边—某大学生小李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明星粉丝福利群广告,扫码入侵后被诱导支付验证金、解冻费,累计被骗4800元。
比如沈阳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小霖,于2023年9月25日,在微信一个兼职群内被“日结500元”的一条广告吸引。随即,他加了对方的微信好友,通过微信聊天得知可以通过自己的银行卡帮助别人刷流水赚钱,后于当年9月26日8时许,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及两张银行卡,乘坐高铁来到大连。按照对方指示,与他接头的小胖”利用小霖的手机,现场通过刷脸认证注册了第三方银行账号,后将电信诈骗团伙诈骗的50余万元全部打入小霖的建行卡内,再由现场另外一个人将建行卡内39万元转至刚注册的第三方银行账号。
最后,“小霖为赚5000元“兼职费”,涉嫌“帮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小霖已经缴纳了全部罚金。他的学业被中断,学校给其开除学籍处理。同时,小霖5年内禁用网银、支付工具,犯罪记录也将伴随他一生。这些都是学生们被诈骗的真实案例,事实证明理应对学生们做出反诈宣传教育。
二、多举并措—校园反诈行动全覆盖,修筑心墙
(一)教育先行—为针对学生被诈骗的这一事实,将采取措施,保护校园安全。将反诈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堂”;开设主题班会,反诈知识竞赛;制作有关于反诈安全为主题的短视频等等,都是为了宣传信息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更好防患于未然。
(二)技术防护—为守护校园净土,校园内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让各位老师指导各位学生下载反诈中心APP。公安与学校建立“反诈直通车机制”,一旦发现可疑信息,5分钟内完成核实与预警。
三、宣传反诈—师生共防诈骗,维护校园安全
(一)制作反诈安全知识宣传展板20块,在校园主干道、学生公寓等进行展示,内容全覆盖反诈宣传知识,以图文的形式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 。
(二)利用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出“安全知识问答”、“安全故事分享”等栏目,累计发布反诈科普文章50余篇,阅读文章10万次,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格局。
大学生安全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行校园安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走向更安全的网络,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