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课堂 | 诈骗安全 共筑防线
一·辨别典型诈骗模式
1.AI换脸诈骗此类诈骗属于新型诈骗,诈骗者使用AI技术更换视频中人物的脸部,使得视频看起来像是受害者或者其熟人所拍摄。这种技术可以用来模仿受害者的外观和声音,从而在视频通话中骗取信任,诈骗钱财。
2.刷单返利犯罪分子要求团队成员下载“I*T*”软件,并在该软件账户中充值领取任务,任务的内容是给指定的网红点赞评论,根据充值的金额每日领取获得的报酬。
3.校园贷款不法分子以“零门槛、无抵押、无利息”等不实信息为噱头,诱导学生盲目借贷,刻意隐瞒手续费与服务费、还款期限、逾期赔偿等关键信息,导致借贷学生背负高额利息。
4.“手机口”操作将两部手机用一根音频对录线连接,或同时打开外放,其中一部手机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与诈骗分子通话,另一部则插入本地电话卡拨打受害人电话,实现语音中转,成功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来降低受害人的警惕。
5.网络兼职欺诈此类诈骗通常以诱人的薪酬为饵,进而索取所谓的保证金或注册费,最终目的是非法占有受害者的财产。
6.扫码送礼诈骗 诈骗分子在超市门口通过扫码“赠送”的形式赠送牛奶、玩具等,受害者扫描二维码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及手机号,诈骗分子再将收集来的信息开通账号进行贷款等,让受害者不知不觉间背负巨额债务。
7.在线购物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官方客服,以退款或赔偿的名义,诱使受害者泄露银行账户信息或访问钓鱼网站。
8.社交媒体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熟人请求转账或利用约会应用实施情感欺骗,进而获得受害者的私人信息。
9.教育培训诈骗 教育培训机构承诺提供高质量课程和认证,在收取巨额费用后销声匿迹。

二、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1.提升鉴别能力对于所有涉及财务往来的信息,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并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及信息准确性。
2.个人信息保护切勿轻易透露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在内的个人敏感信息。
3.网络安全操作不要扫描不明二维码和点击可疑网站,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Wi-Fi进行金融交易,不下载来源不明的文件。
4.培养合理消费观念建立健康的消费理念,防止因贪图小利而落入诈骗圈套。
5.掌握防骗知识积极学习防诈骗相关知识,紧跟最新诈骗手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c
三、遭遇诈骗时的应急处理
1.迅速报警一旦察觉到受骗迹象 应立即拨打110报警 并尽可能提供详尽的信息协助警方调查。
2.证据保全妥善保存所有与诈骗行为相关的通信记录、转账证明等关键证据。
3.银行联络迅速通知银行暂停账户操作,以阻止资金的进一步损失。
4.心理调适遭遇诈骗可能导致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应及时与亲友沟通,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