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暑,做好预防丨夏季防中暑安全知识
三伏天从7月15日开始,至8月23日结束,共计4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最闷热的时段。持续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暑降温,当气温超过37℃以上,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尤其是未成年人新陈代谢快、汗腺发育尚不成熟、体温调节中枢还在发育中,因此更容易中暑。

一、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出冷汗,头痛、恶心、全身乏力,意识模糊或昏厥等症状。

二、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2.降温。高温作业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高温作业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健康提示明确,如果发现有中暑症状,应采取“一搬、二降、三补、四转”的原则进行处置
1.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
2.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时,可以在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湿毛巾擦浴上半身。
3.应少量、多次地给患者喝一些常温水或电解质饮料。
4.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应立即送到就近医院就诊。对在高温季节中暑的人员,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四、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3.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