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反诈指南|这份防骗秘籍请收好!
宝子们!当你在宿舍刷剧、赶作业,或是期待一场校园恋爱时,诈骗分子的黑手可能正悄悄伸向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信网络诈骗早已潜入校园,化身各种 “套路大师”,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就来给大家送上一份超实用的校园反诈指南,守护大家的 “小钱钱” 和纯真校园生活!
揭秘校园常见诈骗套路,小心别踩坑!
刷单兼职,馅饼还是陷阱?想在课余时间赚点零花钱?骗子正是抓住了大家这种心理!他们在校园群、朋友圈发布 “轻松刷单,日赚千元” 的诱人广告,承诺完成任务就有高额返利。一开始,可能真的会给你几元小额奖励,等你放松警惕,投入大量本金后,他们就会以 “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 等理由,拒绝返款,甚至直接消失!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正的兼职不会让你先交钱!
冒充老师、同学,熟人套路更难防。骗子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你的个人信息,然后伪装成你的老师、辅导员或同学,以 “缴纳学费”“临时借钱救急” 等理由,向你索要钱财。有同学就曾接到 “辅导员” 的电话,说学校要收取一笔紧急资料费,让马上转账,结果被骗走了一个月的生活费。所以,遇到涉及金钱的要求,一定要通过电话、当面等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虚假购物,“白菜价” 里藏陷阱。在二手交易平台、校园群里,经常会出现低价售卖热门电子产品、演唱会门票的信息。当你满心欢喜下单转账后,要么收到的是假货,要么根本收不到货,卖家也从此失联。记住,交易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不要私下转账!
AI 诈骗来袭,小心 “熟悉的陌生人”。现在骗子还会利用 AI 技术合成你的好友声音、面孔,通过视频通话向你借钱。比如,你的好朋友突然给你发视频,说自己在外面遇到急事,急需用钱,让你帮忙转账。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就会上当!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哪怕是再熟悉的 “面孔” 和声音,也要多问几个问题,确认对方身份。

防骗秘籍在手,诈骗分子绕道走!
牢记 “三不原则”:一是不贪心:不要轻信那些 “低投入高回报”“免费领取奖品” 的诱惑,拒绝天上掉馅饼的幻想。二是不轻信:对于陌生人的话,尤其是涉及钱财的,一定要保持警惕,多方核实。三是不透露:绝不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安装 “国家反诈中心” APP。它就像一个 24 小时在线的 “反诈保镖”,能实时预警诈骗信息,拦截可疑电话和短信。赶紧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开启全方位防护! 遇事冷静,及时求助。如果不幸遭遇诈骗,千万不要慌张!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同时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还可以向学校保卫处、辅导员求助,他们会帮助你解决问题。

争当反诈小卫士,一起守护校园净土!
反诈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更是我们全体同学共同的责任!大家可以把学到的反诈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朋友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