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处室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户外运动别“冒失”!大学生运动安全指南,玩得开心不受伤!
日期:2025-09-1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同学们!课后去操场跑步、周末和朋友打羽毛球、假期去爬山露营,是不是觉得“运动嘛,随便玩玩就行”?小心!不热身、动作不规范、防护不到位,很容易崴脚、拉伤,甚至摔成骨折!别慌!这份大学生户外运动安全指南,帮你避开“运动风险”,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一、运动不当的“受伤风险”,你必须重视!

急性损伤,疼痛难忍:有同学跑步前不热身,刚跑500米就崴了脚,脚踝肿得像馒头,半个月没法走路;还有人打羽毛球时用力过猛,拉伤了肩膀,抬胳膊都疼。

慢性损伤,长期困扰:长期姿势不对,还会导致膝盖疼、腰肌劳损,甚至影响脊柱发育,毕业多年都可能受后遗症影响!

二、这些运动“安全招”,速速码住!

1.运动前“准备工作”,一步不能少

充分“热身”:不管是跑步、打球还是爬山,先做10-15分钟热身,让肌肉、关节活动开,减少拉伤、崴脚的风险。

选对“装备”:跑步穿透气的运动服、防滑的运动鞋;打羽毛球戴护腕、护膝;爬山穿长袖长裤、防滑登山鞋,避免被树枝刮伤、被石头滑倒。

“环境安全”:去操场运动前,看看跑道有没有石子、积水;去户外爬山、露营,提前查天气,选正规路线,不爬“野山”。

2.运动中“规范操作”,别任性

控制“强度”:刚开始运动别猛冲,循序渐进增加强度,避免体力透支、晕倒。

注意“姿势”:跑步时抬头挺胸、落地轻缓;打羽毛球时别过度甩肩、弯腰;爬山时一步一步走,别蹦跳、快跑。

及时“补水”:运动中每隔20-30分钟喝一次水,出汗多可以喝淡盐水,避免脱水、中暑。

3.运动后“恢复工作”,别忽略

做好“拉伸”:运动结束后,做10分钟静态拉伸,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第二天的酸痛感。

补充“能量”:运动后1小时内,吃点香蕉、面包、鸡蛋,补充碳水和蛋白质,帮助身体恢复。

观察“身体反应”:如果运动后出现持续疼痛、头晕、恶心,别硬扛,及时休息,严重的话去校医院检查。

三、意外受伤?这样处理!

轻微擦伤/崴脚: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涂碘伏消毒;崴脚后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别马上揉、马上走路!

拉伤/骨折:拉伤后立刻停止运动,用绷带轻轻包扎固定;骨折的话,别随意搬动受伤部位,用树枝、硬纸板固定,立刻拨打120或找同学帮忙送医院。

中暑/脱水: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多,立刻到阴凉处休息,喝淡盐水;如果高烧、昏迷,解开衣领,扇风降温,同时拨打120。

同学们,运动是为了健康,别让“冒失”毁了好心情!快把这篇推文转发到班级群、运动群,和小伙伴们一起安全运动~要是你还有实用的运动防护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共同打造“安全运动”校园!



上一条:节假日出行别“大意”!大学生出行安全指南,玩得开心又安心!
下一条:出行别“大意”!大学生外出安全避坑指南!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复兴大道西3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