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不想去食堂排队就点外卖,嘴馋了就买校门口的炸鸡、奶茶,是不是觉得“好吃就行,卫生无所谓”?小心!有些食物看似美味,实则藏着过期食材、油污超标、细菌滋生的风险,吃了轻则拉肚子,重则影响健康!别慌!这份大学生食品安全指南,帮你避开“饮食雷区”,吃得开心又放心!
一、食品安全的“隐形风险”,你必须知道!
肠胃不适,影响生活:有同学点了校外“低价外卖”,吃了后上吐下泻,去医院查出急性肠胃炎;还有人买了校门口的“隔夜面包”,吃的时候觉得发酸,结果半夜肚子疼到醒。
长期危害,损伤健康:有些商家用“地沟油”炒菜、用过期调料调味,长期吃会损伤肝脏、肠胃;还有“三无”零食,添加剂超标,可能引发过敏、发育问题!
二、这些选食“安全招”,速速码住!
1.食堂吃饭“避坑技巧”
选“热门窗口”:人多的窗口说明食材新鲜、周转快,不容易吃到隔夜菜;避开“冷冷清清”的窗口,可能食材放了很久。
看“卫生情况”:观察窗口工作人员是否戴口罩、手套,餐盘是否干净,操作台有没有油污——卫生差的窗口,再好吃也别选!
别“贪凉贪冰”:夏天别总喝冰饮、吃凉拌菜,食堂的凉拌菜如果储存不当,容易滋生细菌,肠胃弱的同学尤其要注意。
2.外卖点餐“避雷指南”
查“商家资质”:在美团、饿了么选外卖时,先看商家有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平台会公示),没有资质的“黑作坊”直接划走!
看“真实评价”:别信“满屏好评”,重点看带图评价(尤其是食材、餐盒的实拍图),如果有“头发”“虫子”“异味”的评价,果断放弃。
避“低价陷阱”:“满20减15”“10元3份菜”的低价外卖,很可能用的是过期食材、劣质油,别为了省钱牺牲健康!
3.零食选购“安全原则”
看“标签信息”:买零食、饮料时,必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没有这些信息的“三无产品”绝不买!
查“包装状态”:包装漏气、胀袋、破损的零食别买(比如薯片胀袋,可能已经变质);临近保质期的零食(只剩1-2天),能不买就不买。
少“买校门口三无摊点”:校门口的流动摊点(没固定门面的炸鸡、烤串),没有卫生监管,食材来源、用油情况都不明,尽量少吃。
三、吃坏肚子?这样处理!
轻微不适:多喝温水,吃清淡的粥、面条,别吃辛辣、油腻食物,让肠胃休息;可以吃点益生菌,缓解腹泻。
严重症状:如果出现持续呕吐、高烧、腹痛难忍,立刻去校医院或附近医院就诊,带上可疑食物的包装、外卖订单,方便医生判断病因。
维权举报:发现问题食品,可向学校后勤处、市场监管局举报,保护自己也保护其他同学!
同学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快把这篇推文转发到宿舍群、班级群,和小伙伴们一起避开“饮食坑”~要是你发现过好吃又安全的食堂窗口、外卖商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吃好、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