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医心向党”实践团:井冈青春传医魂 纪实(四)
2025年8月7日清晨,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心向党”实践团的同学们列队整齐参与升旗仪式。随着国歌声奏响,五星红旗在革命圣地的晨曦中缓缓升起。学子们以注目礼表达敬意,在这片红色沃土上铭刻下青春与信仰的深刻印记。他们在这片红色圣地,追寻革命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同时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与使命。

竹械诉峥嵘 赤诚照医心
“医心向党”实践团走进小井红军医院旧址。那些竹制手术用具看似笨拙,但在缺医少药的困境里,红军医护人员却凭借这些“笨家伙”,用双手托举战友生的希望。重症病员睡过的狭窄木板床,更让同学们直观触摸到革命年代医疗环境的恶劣。彼时,红军医护的“医者仁心”从未褪色。他们不惧条件艰苦,用简陋工具进行清创、缝合。即便缺医少药到极致,也会想尽办法用别的草药、土方替代。他们把好不容易筹来的珍贵药品,全留给重伤员续命,这种“医者仁心”,深深叩击护理学子的心。它让同学们明白,护理事业的使命,本就与“为生命护航”紧紧相连。如今面对患者,同样要传承这份精神:以无私奉献为舟,载着共情与责任,走进患者疾苦;设身处地为他们驱散病痛阴霾,让“医者仁心”,在新时代护理工作中续写温暖篇章 。

旧居藏风骨 笃学砺医行
在大井村,同学们参观了毛泽东、彭德怀、朱德等革命先辈的旧居。毛泽东同志常坐的那块 “读书石”,其棱角已被磨平。但它却见证了伟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不断探索革命出路的历程。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激励着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也要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为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唯有持续学习,方可更从容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状况。

陵园寄忠魂 初心照征程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为了保留一个木头印章而牺牲六人的事迹,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无私奉献。那一座无字碑,代表着无数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却连名字都未能留下的先烈们。他们的奉献和牺牲,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此次实践活动,对于“医心向党”实践团的同学们来说,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将专业知识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的宝贵经历。同学们纷纷表示,回到学校后,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未来的护理工作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护理使命,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 吴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