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馆旧居寻根脉 青春实践淬丹心
为深植家国情怀,淬炼使命担当,6 月 28 日,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筑梦乡行实践队在徐立、任佩、彭钰媛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昌的 “红色地标”,开展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沉浸式探访了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朱德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旨在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与奋斗精神,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红馆凝史韵 初心照征程
走进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一面醒目的 “时间墙” 赫然映入眼帘。1921 年、1927 年、1949 年…… 一个个亮起的红色数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串联起党的光辉发展历程与南昌厚重的红色记忆。队员们纷纷驻足墙前,神情专注,静心梳理着历史的脉络,感受着时代的变迁与传承的力量。
玻璃展柜中,泛黄的旧报刊与珍贵的老物件,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墙上的历史照片与文字资料,仿佛是时光隧道的入口,瞬间将大家带回了那段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在 “方志敏与红色报刊” 展区,队员们围聚在展台前,目光聚焦在展板上。一位队员指着展板,满怀崇敬地讲述着方志敏创办红色报刊、传播革命思想的英勇事迹。看着《江西青年》和《工农报》,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为革命事业呐喊助威的身影。


旧居藏岁月 教团启新程
踏入朱德旧居,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让人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泛黄的手稿,虽已有些陈旧,却清晰地记载着朱德同志的革命部署,字里行间尽显先辈的深谋远虑与坚定信念。一旁的粗瓷碗碟,样式简朴无华,却静静诉说着先辈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和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前,成员们久久驻足凝望。画中,朱毛二人紧握双手,神情坚毅,“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的史诗场景仿佛穿越时空,展现在眼前。朱德旧居之行,队员们通过一件件文物,回溯了革命岁月,在触摸历史中感悟到了初心,也在传承精神中坚定了勇担使命的决心。


走进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如同展开的生动 “长卷”,缓缓勾勒出朱德军官教育团的发展脉络。成员们认真观看,深受触动。一位成员感慨道:“朱德同志在此创办教育团,为革命播撒火种,这份使命意识与奉献精神,值得我们代代接力传承!” 观看史料后,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不再仅仅是课本文字,而是化作了真切的触动,让大家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让青春在传承中绽放耀眼光芒。


此次活动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成员们在红色星河中梳理党史,在旧居旧址中感受先辈风范,从革命历史中汲取了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和大学生朋友们》倡导,青年应投身实践,将个人与国家相连,肩负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民族的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