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7月8日,由南昌健康技术学院护理系志愿者们组成的筑莲健康服务队开展乡村基层服务第三站,志愿服务团结合自身特长,以传播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促进留守儿童素质发展为目标,为田垅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缤纷有趣的“精彩一夏”。

(一)增强防溺意识,守护快乐童年
8日上午,志愿者们以智慧为笔,以爱心为墨,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从轻松的提问开场,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防溺水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随后,“六不准”原则的讲解和自救与互救技巧的传授,让孩子们明白了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应当坚决避免,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舞动洗手节拍,“手”护儿童健康
活动现场,支教志愿者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和耐心细致的讲解,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正确的洗手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同时,还结合有趣的儿歌和互动游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模仿着志愿者的动作,认真学习洗手操。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和专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三)小手巧绘世界,童心绽放光彩
如果说眼睛是孩子观察外部世界的窗户,那么画画就是他们展现内心世界的通道,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他们用那稚嫩的小手,一点点地勾勒出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在绘画课上,志愿者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画出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爱的动物和美丽的花朵。每一幅画作都充满了孩子们的纯真与梦想。

(四)传递分类知识,童启绿色行动
为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志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实物展示、游戏互动等环节引导孩子们积极参。并且能够跟随志愿者的指导,快速、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他们对垃圾分类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讨论,争相回答问题。这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助力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五)竹编画艺课堂,守护非遗根脉
随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认识和动手做竹编画,经纬交织千年竹编文化,纵横交错非遗传承之美,竹编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孩子们专心致志的表情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非遗文化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传承!
“躬行实践,砥砺前行”。筑莲健康服务队用行动弘扬志愿精神,以青春谱写教育宏篇,在实践中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此次活动不仅为当地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关爱,也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责任。她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乡村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