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安全 >> 正文

实验室烹煮食物行为大赏,你的烧杯煮过泡面吗?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来源: 作者:

实验室里最容易被忽视的作死操作是什么?

“吃东西”值得被大家投上一票.....

有人曾用装过氯化钡的烧杯冲泡咖啡,喝完这杯成分特殊的咖啡后,当事人恶心呕吐、呼吸衰竭、陷入昏迷,送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良久,却也无力回天。

烧杯冲泡咖啡

实验室“花样饮食”

日常生活中,因为实验室一待一天的关系,在实验室里解决饮食的研究生绝不在少数,很多人也直接利用实验仪器,比如烘箱烤起了红薯,或者是加热外带的饮食。

而更多的实验室烹煮食物行为,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拿实验室最常见的烧杯举例,因为带刻度的关系,有不少研究生都干过拿它喝水的事。

可这也只是基操,更有甚者,搭配加热炉,直接开始了食物DIY。

比如,有拿烧杯煮方便面的.....

有拿烧杯煮粽子的...

还有拿烧杯冲黑芝麻糊的....

煮熟的东西怎么吃?也直接用烧杯解决了...

也许你觉得用实验器具喝水吃东西是一件很酷的事,但殊不知,在实验室吃东西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旦养成在实验室饮食的习惯,就算这次没喝到烧杯里不该喝的东西,下次也许也会喝到试管里的液体,这才是最致命的。

你永远无法保证这些器具原来盛装过什么,尤其是实验室里流转出来的,你以为你洗刷干净了,但残留不是白给的,有毒有害化学药品致死计量也不是白算的。

实验室吃东西引发的悲剧

再举几个血淋淋的案例,希望能帮助一些人改掉实验室吃东西的坏习惯:

2006年,京华时报就报道过类似事件。因为实验室经常有人带水杯进来喝水,演变到后来变成很多人图方便用干净的新烧杯喝水,一次,小孙将火碱溶液放到喝水杯旁,因中途有事出去了一下,结果回来后搞错了烧杯,直接误喝了火碱溶液。导致口腔、食管等烧伤。

1948年12月2日,28岁化学家H.W.在实验室进行五氯化磷、乙酰氯和重氮甲烷的放大合成实验时,因不愿中断蒸馏过程,违规在实验台旁食用汉堡,导致剧毒物质暴露。五日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医生因当时医学界对重氮甲烷毒性认知空白,误诊为普通感冒并注射青霉素治疗。延误至12月6日确诊中毒时已错过救治窗口,最终多器官衰竭身亡。

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中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其原因是该冰箱中曾存放过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而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实验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

你不注意的实验室法则

其实,如果仔细通读实验室法则,会发现大多数实验室对于饮食,有严格的规定。除了饮食,像是食物的存放,包括戴隐形眼镜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

原因也很简单,实验室中的尘埃、烟雾或其他颗粒物可能会污染食物,从而导致食物带有毒性。

如果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食物前没有洗干净手,则可能会将污染性物质传播到食物上,从而摄入这些物质。隐形眼镜也是类似原理,如果有微弱物质附着在了镜片上,会增加感染实验人员的风险。

同时,大多数实验室设备通常非常精密且昂贵,食物和饮料可能意外溅到设备上,导致损坏或影响设备的精确度。而且,食物和饮料也可能污染实验室的样品,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的禁止条例有很多,而禁止饮食却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比起饮食会破坏实验室的卫生,饮食的残存危险是很多研究生所不知的。

危险常常是在不注意的时候发生,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无小事,拒绝实验室饮食,更是为自己,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