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实验室的动力之源,但也是一只沉默的“老虎”,违规触摸便会“咬人”。触电伤害往往瞬间发生,后果严重。同时,昂贵的仪器设备也需要规范操作来维护。安全用电和正确使用设备,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一、安全用电:人与电的“安全距离”
基础禁令:
防止过载:一个插座或一个插线板上不要连接过多仪器,特别是电炉、烘箱、离心机等大功率设备。插线板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其允许电流应大于所接设备的总电流。
接地保护:所有仪器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必须可靠接地,防止因绝缘损坏导致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发现设备漏电(有“麻手”感),应立即停止使用,断开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报告老师维修。
断电操作:检修、清洁仪器或更换配件前,必须确保电源已完全断开。对于电容器类设备,断电后还需进行放电操作,以防残余电荷触电。
二、仪器设备:爱护与规范并重
实验室的每台仪器都是我们科研的“战友”,需要精心呵护。
“持证上岗”:使用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如HPLC、PCR仪等)前,必须经过老师的专门培训和考核,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预习规程:使用前认真阅读仪器操作规程(SOP),了解其性能、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开机检查:使用前检查仪器状态是否正常,配件是否齐全,有无异常声音或气味。
文明操作:操作时精力集中,遵循步骤,不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操作。如离心机配平、水浴锅水量充足等细节,必须严格遵守。
用后登记:如实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包括使用人、日期、时长、运行状况等。这不仅是对公共财物的负责,也为后续使用者提供参考。
清洁整理:实验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恢复初始状态,清理台面,保持整洁。
三、培养良好习惯
人走电断:离开实验室时,除需长期运行的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外,应关闭所有仪器和电源总闸。
异常即报:发现任何用电隐患或设备故障,都不要试图自行处理,应立即报告老师,由专业人员维修。
保持干燥:实验室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水汽对电器线路造成腐蚀或短路。
对电存有敬畏之心,对设备抱有爱护之意,让这只“电老虎”温顺地为我们的科学探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是成为安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