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下午,九龙湖校区教10-510会议室内,思政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教学组展开了第四周的集体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与课程的结合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思政部专任教师裴琳娜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教案研讨。她详细阐述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合理性等方面,并着重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即通过教学让学生领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与不易,珍惜革命成果,并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其他参会老师也纷纷发言,就教案的研讨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有的老师认为,在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方面,裴琳娜老师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也有的老师指出,部分活动设计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建议裴琳娜老师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随后的理论(案例)学习研讨环节,裴琳娜老师又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结合进行了分享。她指出,这本书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与大学生们的交往交流,饱含着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关心关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教材。通过结合书中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真切感受到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的热情。
廖汝清老师也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她详细探讨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结合应用。廖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巧妙地将该书的精髓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形势,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她的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进一步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此次集体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也为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思政部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裴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