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思政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活动,全体教师共同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通过深入交流与分享,进一步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更好地开展青年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话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与大学生们的亲切互动和深情寄语。思政部教师们在学习活动中,被总书记对青年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期望所打动,深刻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裴琳娜与廖汝清两位老师分别代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组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做了学习感受分享。
裴琳娜老师提到,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程中,她尝试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的真实故事融入教学案例,这些故事如同一面面镜子,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成长的重视与期待。她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理论更加鲜活,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裴琳娜老师还鼓励学生们要敢于追梦,勇于担当,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廖汝清老师则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后的教学新思路。她指出,总书记在书中展现出的前瞻视野和深厚情怀,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在课程中,廖老师通过解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结合总书记的寄语,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紧密相连,鼓励他们以全球视野思考中国问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廖老师还强调,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国际视野,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

两位教师的单独分享结束后,教师们围绕书中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总书记的寄语不仅是对大学生的期望,更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作为思政部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将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们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总书记的教育理念。他们表示,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此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思政部教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思政部教师对总书记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相信在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引下,思政部教师们一定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