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思想政治部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传承抗战精神 技能铸就未来——思政部教师观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发布者:  时间:2025-09-11 21:58:04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职成司制作了“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第十一课——职业学校同上开学第一课,本次课以“传承抗战精神 技能铸就未来”为主题,于9月11日19:30通过人民网直播思政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思政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看学习

80多年前延安窑洞里的兵工人用铁轨造枪让“八一式马步枪”成为抗击日寇的利刃华中卫生学校的学员们在枪林弹雨里抢救战友“土办法”炼成战场救护“金标准”中华职业学校的学子们带着测绘图纸奔赴滇缅公路用锄头与竹筐筑起抗战“输血线”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的师生背负几百箱仪器八年颠沛流离六千里奔波迁徙在战乱中守护工业火种……我校思政教师们聆听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小刚副教授、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马院姜捷副教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院史文娟副教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赵战峰副教授4位主讲教师的精彩讲解,重温抗战历史,追寻抗战职教人的故事

1941年7月,新四军在苏北地区创办了华中卫生学校,这是新四军以学校建制培养医护人员的首所学校。学员们在战斗化的生活中飞速成长。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穿越一道道封锁线,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学事业。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职教人的技能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使命和责任紧密相连。在战争的磨砺下,医护们用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淬炼出战地救护许多无比宝贵的经验。没有消毒液,就用大蒜汁替代,利用其杀菌特性为伤员处理伤口;遇到骨折,伤员没有合适的夹板,就用竹片制作,巧妙地固定伤肢,为伤员减轻痛苦,争取治疗时间;没有纱布,便将粗布蒸笼高温消毒后使用,这种方法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如今,从大蒜汁消毒到纳米抗菌凝胶,从竹片夹板到3D打印骨固定器,从战地三角巾到智能止血带,技术的形态在变,但医学核心精神从未改变——在极限条件下创新,用专业技能守护生命。

观看结束后,思政教研组组织了专题研讨会。教师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大课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为今后的思政教学提供了宝贵素材和创新思路。

思政教师晓玲表示:“这堂思课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情感温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志向。

思政部负责人王敏表示思政教学要把握时政热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抗战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学当中结合学生专业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抗战精神的“精神内核”与职业教育的“技能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以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技能强国”践行青春担当。

此后,思政部还将组织思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学习教育,激励学生将爱国心化为报国志、强国行。                                                                         


                                                           供稿人: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