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思想政治部

党群工作

理论学习

习近平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2024年)

发布者:  时间:2025-09-16 17:01:33  浏览:

要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提高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能力。

习近平2024年3月7日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

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习近平2024年4月22日至24日在重庆考察时的讲话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国际合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而努力。

习近平2024年6月20日致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

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线下线上全覆盖。

习近平2024年6月27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习近平2024年9月9日至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我多次讲过,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原则落实到位,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硬件”和“软件”全面升级,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2024年10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习近平2024年11月20日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视频致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