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路康伴”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团中央“青春建功乡村振兴”号召,2025年6月29日,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康养系“医路康伴”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流口村,开启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景德镇市陶瓷博物馆:触摸千年窑火
团队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传统文化调研为切入点,拉开了本次实践的序幕。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沿着历史脉络系统学习了中国陶瓷从东汉至今的工艺演变史——从原始陶器的古朴到明清彩瓷的绚丽,从民间作坊的手工制瓷到现代工业的技术革新,每一件展品、每一段讲解都生动展现着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旺盛生命力。

二、红色文化洗礼:追寻信仰之光
紧随陶瓷艺术的熏陶,队员们踏入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陵园,展开一场涤荡心灵的精神追寻。当天下午,在革命历史陈列馆内,泛黄的照片、磨损的遗物、详实的文献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凝视着革命先烈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阅读他们字字千钧的绝笔家书与铮铮誓言,一种跨越时空的悲壮与崇高感直抵内心。特别是那些展现先烈们在极端困境下不屈斗争、慷慨就义的场景再现,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在浮梁县流口村革命旧址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年革命者们在何等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信念、运筹帷幄。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那字字千钧的誓词,更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这场红色文化的洗礼,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让队员们在历史的回望中更加坚定了信仰的方向和前行的力量。

三、中医药下乡:仁心惠泽桑梓
带着历史的厚重感,队员们投身于“中医药下乡”的惠民实践。“医路康伴”社会实践队深入乡村,在流口村村委会开展活动,资深中医师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村民望闻问切。老师仔细询问症状,查看舌苔脉象,辨证施治,开具治疗方式,并详细讲解日常调养之道。推拿艾灸区域同样忙碌,手法推按,点灸转换,为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村民缓解疾苦,现场不时传来疼痛缓解后的舒心感叹。活动特别关注当地多发病与慢性病管理,医师们结合村民实际需求,传授简便有效的穴位按摩、食疗配方和节气养生知识。同时,免费发放常用中成药和精心配制的防暑降温、西洋参花茶包,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这场活动,不仅将健康服务做到了有病就医,健康入户,更是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村民心间。


四、童心港湾:筑梦七彩童年
目光转向祖国的未来,团队组织了温馨有爱的“童心港湾”活动。在精心布置的活动室里,志愿者陪伴孩子们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手工制作环节更是激发无限创意,孩子们专注地折叠彩纸、制作沙画、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在稚嫩小手中诞生,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实践队队员们通过轻松有趣的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学习表达情绪、建立自信、友好相处。志愿者们悉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给予温暖的拥抱和真诚的鼓励,努力为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看着孩子们在安全、快乐、被关爱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尽情表达,那份纯真的笑容是对“童心港湾”价值最动人的诠释。这里,是孩子们暂时停泊的温暖港湾,更是梦想启航的快乐起点。

五、防己药材基地:探源本草根脉
活动的最后一程,队员们深入山林,探访特色中药材——防己的规范化种植基地。沿着蜿蜒的山路,一片片依山势而建的梯田映入眼帘,绿意盎然的防己藤蔓在特制的棚架下茁壮生长。基地技术人员热情地为我们揭开防己从“一粒种”到“一味药”的神秘面纱。他详细讲解道,防己种植对环境要求严苛,需选择坡度适宜、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并精心搭建遮阴棚以模拟其原生林下环境。田间,农民伯伯们正熟练地进行除草、整枝、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日常管护作业。他特别强调,基地坚持生态种植,禁用高毒农药,确保药材道地、安全、有效。在初加工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特有苦香。实践队员们在田间与农民伯伯们一起除草,松土,体会防己药材的种植艰辛。此次实地探访,不仅让队员们亲见了一味良药从土地到药匣的艰辛旅程,更深刻体会到道地药材生产对守护中医药生命线的根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