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处室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安全教育丨警惕“熟人”陷阱!校园保卫处教你防范冒充熟人诈骗
日期:2025-06-11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安全教育丨警惕“熟人”陷阱!校园保卫处教你防范冒充熟人诈骗

近期,全国多地高校发生多起“冒充熟人”诈骗案件,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方式,伪装成老师、同学或朋友,以急需用钱、代购转账等理由诱导学生转账,造成财产损失。为保障师生财产安全,校园保卫处特别整理防骗指南,请全体师生提高警惕,远离诈骗陷阱!

一、典型案例回顾

1、“老师”来电求助?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以“急需垫付科研经费”“帮忙转账”等理由,要求学生向指定账户汇款。

2、“同学”借钱救急?
骗子盗取学生社交账号,冒充好友发送“住院缴费”“代购机票”等虚假信息,骗取钱财。

3、辅导员”要求转账?
不法分子伪装成校领导或辅导员,通过伪造公文、紧急通知等方式,要求师生配合转账操作。

二、诈骗套路解析

1、伪装身份: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师生信息,伪装成熟人或权威身份。


2、制造紧迫感:以“紧急情况”“保密要求”等话术催促转账,阻止受害人核实。

3、多平台联动:可能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渠道联系,增强可信度。

三、防骗指南

1、核实身份:凡涉及转账汇款,务必通过电话、当面等方式二次确认对方身份。
   2、警惕“陌生号码”:即使来电显示为“熟人”,也可能是改号软件伪造,需保持怀疑。
   3、保护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及他人信息,避免社交平台公开敏感资料。
   4、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验证码!

四、紧急应对措施

1、立即冻结账户: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终止交易。

2、保留证据:截图通话记录、聊天信息、转账凭证等。

3、第一时间报警:拨打校园保卫处电话或110。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警惕之心不可松懈!请师生们转发扩散,提醒身边人共同防范。校园保卫处将持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为师生筑牢反诈“防火墙”。



上一条:安全教育丨警惕虚假中奖诈骗,别让“幸运”变“不幸”!
下一条:安全课堂丨警惕刷单返利陷阱,共筑校园安全防线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复兴大道西3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