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丨警惕虚假中奖诈骗,别让“幸运”变“不幸”!
近期,虚假中奖类诈骗案件在高校内有所抬头,部分学生因轻信“幸运抽奖”“免费赠送”等虚假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为帮助师生识破骗局,校园保卫处特别整理此类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防范要点,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一、什么是虚假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社交媒体或弹窗广告,谎称受害者在某活动中“幸运中奖”,奖品可能是高额现金、手机、奢侈品等。随后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名义要求转账,或诱导点击钓鱼链接窃取个人信息,最终实施诈骗。

二、真实案例警示
某高校学生小李收到一条“恭喜您被抽中为幸运用户,获得苹果手机一部!”的短信,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后,对方以“快递保险费”为由要求转账800元。小李转账后对方失联,才发现自己被骗。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要求“先交钱再领奖”的都是诈骗!)
三、诈骗常见套路
1、广撒网:通过群发短信、社交平台广告或弹窗推送虚假中奖信息。
2、造紧迫感:声称“限时领取”“过期作废”,制造紧张气氛。
3、设陷阱:以“手续费”“公证费”等名义要求转账,或诱导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
4、速消失:得手后立即拉黑受害者,关闭虚假网站。


四、防骗指南
1、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验证码!
2、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如活动主办方官网、电话)确认中奖真实性。
3、警惕链接: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谨防钓鱼网站。
4、保护隐私: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5、及时求助:若遇可疑情况,立即联系保卫处(电话:XXX)或拨打110报警。
五、保卫处温馨提示
1、校园内发现虚假中奖广告,请及时向保卫处举报。
2、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诈骗预警功能。
师生可至保卫处咨询或领取《防诈骗手册》,了解更多防骗技巧。
诈骗手段千变万化,警惕之心不可松懈! 请广大师生转发扩散,共同守护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