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知!这些诈骗手段正在 “套路”
宝子们,你知道吗?据权威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 "重灾区",仅去年就有超15万在校生遭遇诈骗!诈骗分子就像狡猾的变色龙,不断翻新花样,从精心设计的 "中奖通知" 到伪装成老师的 "紧急缴费",每个陷阱都暗藏玄机。这些看似离谱的骗局,实则正通过社交软件、邮件、短信等渠道,悄无声息地向毫无防备的你靠近!
下面这些高发诈骗手段,不仅要烂熟于心,更要时刻保持警惕——毕竟一次疏忽,可能让你多年积蓄化为乌有,甚至陷入法律纠纷!为了守护大家的 "钱袋子" 和求学梦,这份防骗指南请务必反复研读!

一、网络兼职类诈骗
1. 刷单诈骗
以“轻松赚钱、高额返利”为诱饵,让你先完成小额刷单任务并给予少量佣金,获取信任后,要求你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多单、高额刷单,随后以“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 等理由拒绝返款,卷款跑路。
2. 虚假招聘诈骗
在各类平台发布虚假高薪兼职信息,如“家教”“试衣模特”“数据录入员”等,以缴纳“保证金”“培训费”“资料费”等名义骗取钱财;或诱导你下载不明 APP,套取个人信息实施后续诈骗 。
二、购物交易类诈骗
1. 网购退款诈骗
骗子冒充电商客服,准确说出你的购物信息获取信任,以商品质量问题、发错货等理由,诱骗你点击虚假退款链接、下载诈骗APP,或通过“转账验证”“操作超时需重新办理” 等话术,让你向指定账户转账。
2. 虚假购物诈骗
在社交平台、二手交易平台发布低价热门商品信息,吸引你下单。付款后,骗子或直接失联,或发送与商品描述不符的劣质物品、空包裹,甚至利用钓鱼网站获取你的银行卡信息,盗刷资金。
三、冒充身份类诈骗
1. 冒充熟人诈骗
通过盗取社交账号、模仿语气等方式,冒充你的亲友、老师,以“突发急事需用钱”“缴纳费用”等理由,向你借钱转账。由于熟悉对方账号和说话风格,不少人放松警惕,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