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居家消防指南|这些家庭防火细节,你必须知道!
暑假宅家时光惬意舒适,但居家环境中潜藏的消防隐患却可能 “趁虚而入”。从电器过载到燃气泄漏,从易燃物堆积到玩火,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引发危险。保卫处为大家整理了这份居家消防指南,帮你排查隐患、守住安全底线!
一、电器安全:别让 “便利”变“隐患”
家庭电器是火灾高发源头,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插座别“超载”:一个插线板同时连接多个大功率电器(如空调、电热水器、微波炉),易导致线路过载发烫,甚至引发短路起火。建议每个插线板只连接2-3个电器,不用时及时拔掉插头。
旧电器及时 “下岗”:超过使用年限的冰箱、洗衣机、电暖器等,内部线路老化,漏电和起火风险陡增。检查电器电源线是否有破损,发现开裂、裸露时立即停用,联系专业人员维修或更换。
“小电器” 莫轻视:手机充电器、电热毯、卷发棒等用完后要及时断电,不要长时间插在插座上。尤其是电热毯,睡前务必关闭电源,避免折叠使用导致局部过热起火。
二、燃气安全:拧紧 “生命阀门”
厨房是燃气使用的主要区域,这些规范操作要牢记:
用气不离人:使用燃气灶做饭时,要有人照看,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做完饭后,先关闭燃气灶阀门,再关闭燃气总阀,养成 “双关” 习惯。
定期查隐患:每周用肥皂水涂抹燃气管道、阀门、连接处,若出现气泡则说明漏气,立即关闭总阀,打开门窗通风,严禁开关电器或使用明火,到室外安全处拨打燃气公司维修电话。
安装 “防护网”:建议在家中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一旦检测到燃气浓度超标,会及时发出警报,为处置争取时间。报警器要安装在离燃气源较近、通风良好的位置。
三、易燃物管理:给家庭“减负”
家中堆积的易燃物品,可能成为火灾的“助燃剂”:
阳台不堆“可燃物”:阳台是家庭的“安全出口” 之一,不要在阳台堆放纸箱、旧家具、烟花爆竹等易燃物品,也不要在阳台给电动车电池充电,避免高温或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打火机、酒精 “藏好”:将打火机、火柴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酒精、84 消毒液等消毒用品要远离火源,密封存放于阴凉处,不要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防产生有毒气体。
窗帘、地毯选“阻燃款”:选购家居纺织品时,优先选择具有阻燃功能的产品,减少火灾发生时的燃烧速度和烟雾释放。
四、家庭消防 “小装备”:关键时刻能救命
灭火器:建议在家中配备 1-2 具干粉灭火器,放置在厨房、客厅等易取用的位置,家庭成员都要学会“提、拔、握、压” 的使用方法。灭火毯:厨房常备灭火毯,当油锅起火时,迅速展开灭火毯覆盖在锅上,能快速隔绝空气灭火,比用水灭火更安全。
逃生绳、手电筒:住在高层的家庭,可准备长度合适的逃生绳(需符合安全标准)和应急手电筒,手电筒要定期检查电量,确保断电时能正常使用。
五、发生火灾怎么办?居家逃生要“冷静”
小火快跑,大火关门:若火势较小,立即用灭火器或灭火毯扑救;若火势较大无法控制,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沿疏散通道撤离,撤离时关闭房门,延缓火势蔓延。
切勿贪恋财物:逃生过程中不要折返家中拿取手机、钱包等物品,时间就是生命,确保人身安全是第一要务。
被困时“示警求助”:若被困房间,立即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到阳台或窗口挥舞鲜艳衣物、敲击门窗呼救,等待救援。
居家消防安全,在于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希望同学们暑假在家时,和家人一起排查消防隐患,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平安”成为假期最美的底色。祝大家和家人度过一个平安、温馨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