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防溺水指南|守护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夏日炎炎,玩水成了不少同学解暑的选择,但水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每年暑假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保卫处特别整理了这份防溺水安全指南,请务必认真阅读并牢记!
这些危险水域,坚决不去!
1.野外自然水域
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野外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水下情况复杂,可能存在暗礁、漩涡、水草缠绕等危险,而且水温变化大,容易导致抽筋。一些野外水域岸边湿滑,容易失足落水,且周围往往没有救生设施和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极大。
2.非正规游泳场所
不要去无安全保障的露天泳池、水坑、废弃矿坑等场所游泳,这些地方可能水质不达标,存在漏电、溺水等安全隐患。警惕“野泳”聚集地,即使有人结伴前往,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瞬间。
游泳安全,这些要点要牢记
1.选择正规场所
游泳应前往有资质的正规游泳馆,这些场所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和救生设施,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进入游泳馆后,要了解泳池的深浅水区分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区域,不要盲目进入深水区。
2.做好准备工作
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活动四肢、拉伸肌肉,避免下水后因抽筋而发生危险。不要空腹或饱腹游泳,空腹游泳可能导致体力不支,饱腹游泳则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3.结伴而行,相互照应
游泳时最好结伴前往,与同伴约定好注意事项,相互关注对方的状态,不要独自下水或远离同伴。未成年人游泳必须有成年人陪同,且陪同人员要全程看护,不能分心玩手机或聊天。
溺水时,如何自救?
保持冷静是自救的关键,不要惊慌失措、胡乱挣扎,这样会消耗大量体力,加速下沉。如果身体下沉,可尝试屏住呼吸,放松身体,让头部后仰,口鼻露出水面,然后大声呼救。若发生抽筋,保持镇定,用手抓住抽筋肢体的远端,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另一手向下压膝盖,帮助伸直抽筋的肢体。例如,小腿抽筋时,可用手抓住脚尖,用力向上拉,同时伸直腿部。
发现他人溺水,这样施救才正确
发现有人溺水,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尤其是未成年人,自身力量有限,贸然下水可能会导致两人都陷入危险。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并拨打110、120报警电话,讲清溺水地点和人员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身边的救援工具进行施救,如向溺水者投掷救生圈、木板、长竹竿、绳子等,让其抓住后将其拉上岸。
溺水后的急救措施
若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失去意识,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和心跳。如果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将溺水者平放,清除其口鼻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溺水者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不容侥幸。希望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水域,杜绝危险行为。让我们共同守护生命安全,度过一个愉快、平安的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