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处室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校园实验室安全:做实验,“规范”才是“安全锁”!
日期:2025-09-2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同学们,对于理工科、医科的同学来说,实验室是日常学习的“主战场”——做实验、写报告、搞研究,都离不开它。但化学品、仪器设备、明火……这些都可能藏着安全风险。这份实验室安全指南,帮你规范操作、安全实验!

一、进实验室前:做好“预习准备”,不“盲目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实验原理”:提前预习实验内容,知道要用到什么试剂、仪器,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果是第一次做实验,认真听老师讲解,别偷懒;

穿“防护装备”:按要求穿实验服,戴防护用品——接触化学品戴手套,做有粉尘、烟雾的实验戴口罩,做有强光、辐射的实验戴护目镜;长发同学把头发扎起来,别戴项链、手链;

“器材状态”:进实验室后,先检查试剂和仪器——试剂看是否过期、标签是否清晰,仪器看是否完好,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更换,别凑合用。

二、实验中:遵守“操作规范”,不“违规冒险”

实验时的每一步,都要按规矩来:

化学品“规范使用”:取试剂时用干净的工具,按量取用;不同试剂别随便混合;试剂洒了别慌——少量液体用抹布擦,大量液体或腐蚀性试剂立即用清水冲,再报告老师;

仪器“正确操作”:使用仪器前看说明书,按步骤操作;别擅自拆卸仪器、调整参数;仪器运转时别离开,防止出故障;

明火“严格管控”:用酒精灯、煤气灯时,远离易燃物品;离开火源时要熄灭;如果有易燃试剂,别在明火附近操作,防止引燃。

三、实验后:做好“收尾清理”,不“留下隐患”

实验结束不是“万事大吉”,收尾工作很重要:

清理“实验器材”:用过的烧杯、试管、滴管等,按要求清洗干净,晾干后放回原位;仪器要关闭电源、拔掉插头,整理好电线;

处理“废弃物”:实验垃圾别乱倒——化学品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废液桶,固体废弃物倒入专用垃圾桶,别跟生活垃圾混放;

打扫“实验区域”:擦干净实验台,整理好实验记录本、试剂瓶,保持台面整洁;离开前检查水龙头、电源、煤气阀是否关好,确保没有“漏关”的隐患。

四、特殊场景:应对“实验意外”

小伤口处理:如果被玻璃划伤,先挤出血液,用清水冲,再用碘伏消毒,贴创可贴;如果伤口接触了化学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15分钟以上,再去校医院处理;

化学品溅到眼睛:立即去洗眼器前,打开开关冲洗眼睛,同时喊老师帮忙,之后去校医院检查;

火灾/爆炸:如果因试剂混合、明火引燃发生小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大,立即撤离实验室,关闭房门,报火警并告诉老师;如果发生小爆炸,先保护好自己,再检查是否有人受伤,及时救助。

实验室是探索科学的地方,安全是探索的前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严格遵守实验规范,认真做好每一步,安全完成实验!



上一条:大学生防诈骗安全:别让“小心思”,变成“大损失”!
下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你的“情绪”,也需要“守护”!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复兴大道西3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