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的变革趋势

发布日期:2024-09-18    浏览次数:

一、知识来源的变化:数智时代改变学习环境从相对封闭转向完全开放

随着数智时代到来,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包括升级换代的智慧教室、远程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VR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等引入,使职业教育的传统课堂学习环境得以升级革新,学习环境正在从相对封闭逐渐转向完全开放的状态,成功打破职业教育课堂的教室壁垒,这意味着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多元。开放的学习环境为职业教育实践课程场所提供崭新思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媒介有助于突破教育资源瓶颈,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智能技术的渗透也使隐性课堂环境的概念发生外延,传统课堂的隐性环境包括课堂氛围、师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而虚拟学习环境中蕴藏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将为学习活动提供支持,使得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中的信息交流无缝融合。学习环境的转变在扩张知识来源渠道的同时,也对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提出挑战。学习环境的开放性给予学生更灵活的学习选择权,由于传统“教师主导”学习环境的束缚,职业院校学生难以拥有新思维,容易在知识获取中迷失方向。在新技术介入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应迅速适应运用新的课堂环境辅助教学,不故步自封,也不沦为技术的“奴隶”。职业教育课堂既要在数智时代新技术的推动下主动求变,充分利用开放环境匹配学习内容,又要在风险挑战下灵活应变,使师生在其中实现良性发展。

二、学生能力的重塑:数智时代要求学生培养从相对统一转向多元个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一直在追求模式化和标准化,这种课堂大都教室固定、内容统一、方式趋同,为工业时代高效率输送了众多人才,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职业教育课堂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化的裹挟,转向更多元、个性的发展阶段。数智时代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个性化要求,为实现人的个性化,需要职业教育课堂本身具有个性化。为让每位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数智时代将赋予职业教育课堂高度多元化、定制的学习内容,依托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向学生推送适应自身基础、偏好和需求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范围并实现自适应学习。此外,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有助于削弱“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思维,突破“先教后学”的传统学习次序,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解决方案。现今职业教育课堂仍存在“教师台上独角戏”的困境,教师和学生难以迸发教与学的热情。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具身学习、情境学习、人机协同学习等丰富的学习形态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课堂的主流表现趋势,切实深化创造探究、强化学习体验、催化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破解学生培养的模式化弊端。

三、师生职业发展的诉求:数智时代倒逼职教师生重塑面向职业发展的综合素养

职业教育师生需要重新审视职业发展的综合素养以满足时代变革和社会需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井喷式”出现并广泛涌入教育领域已是客观现实,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满足数智时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多样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助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更是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欧盟于2017年发布的《欧盟教育者数字素养框架》较早提出了“数字素养”概念,为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提供了通用模型。2022年我国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明确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内涵和指标框架,将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提升到新高度,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与支撑。

与此同时,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众多与数智技术融合的新兴产业竞相涌现,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毫无疑问应匹配数智时代职业发展诉求,数字技术也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了更加复杂的职业技能和工具。基于此,职业教育有效课堂对教师职业素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重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切实跃升为跨界、创新的学习,亟须建构以职业发展为引领,以技术赋能为导向的有效课堂,以培养职业教育学生储备多维度的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择业观、就业观。

四、关注个体价值的达成:数智时代信息冲击对个体生命价值达成的矛盾

数智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信息与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普及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变革,也深刻地改变了职业教育课堂生态,学习环境更开放,学生培养更多元。不可否认,数智时代的信息爆炸为课堂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来源渠道,加速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效率。然而,信息洪流与学生个体生命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冲突。随着社会用人标准大幅提升,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较大的就业压力,个体面对多样化、矛盾化的信息和选择时所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大大增加,部分中职学生在多样化的高薪职业信息冲击下日益迷茫,职业认同感随着职业培育和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从而出现消极从业心理,甚至盲目涌入新兴或热门职业。可见被智能技术裹挟的职业教育课堂越发彰显技术化倾向,而教师的主体性和人文价值日趋缺失。在此境遇下,学生在信息冲击和个人发展中挣扎的矛盾困境遭受忽视。无论技术对职业教育带来何种变化,教育与课堂“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本质目标不会变。数智时代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个体价值的达成,不仅是由于这是育人本质,更因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更好地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达成,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中保持理性和平衡的心态,避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或被信息淹没。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体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决定着职业发展和潜力,更决定着自身的价值立场与价值实现。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自我认知、创新思维以及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情绪等能力,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中有效地做减法,以独立的清醒意识和判断标准达成个体生命价值。(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来源:高职观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