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发布日期:2024-05-22    浏览次数:

一、总体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使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理解信息社会特征并遵循信息社会规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具备支撑专业学习的能力, 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使学生拥有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素质

1、理解信息素养内涵,引导学生如何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和管理利用信息,正确的方式分享传播信息能力。

2、认识信息技术工具,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运用计算思维形成生产、生活情境中的融合应用解决方案。

3、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中能站稳立场、明辨是非、行为自律、知晓责任,面对信息困境时,能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负责的行动;

(二)知识

1、理解信息、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2、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3、了解数字化学习基本方法,对信息系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作用有一定认识,能利用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了解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准则,尊重知识产权,能遵纪守法、自我约束,识别和抵制不良行为;

(三)能力

1、能从信息化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逐渐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能使用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 演示文稿制作等软件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能利用常用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维护信息系统安全;

1.在知识讲解中渗透爱国主义元素。例如在计算机发展中介绍我国计算机发展的不易和取得的巨大成绩。

2.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例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精神。

3.通过介绍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中国发展的迅速,从而明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