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概述
《传统体育》是一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大学公共文化课。它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核心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与技术技巧,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兴趣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
二、总体目标
本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升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素质目标
1.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使学生能够从文化层面理解传统体育的价值与意义,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
2.身体素质: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灵敏等方面,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生活方式。
3.心理素质:传统体育项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内涵,如五禽戏的“形意神合一”、太极拳的“动静相生”等。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毅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二)知识目标
1.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熟悉不同历史时期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与社会功能,让学生在历史的维度中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
2.文化知识:深入讲解中国传统体育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文化内涵,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儒家的“礼”在传统体育礼仪中的渗透等,帮助学生理解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提升文化素养。
3.项目知识:系统介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规则、技术动作与训练方法,如健身气功的功法原理等,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传统体育项目的知识体系,为实践训练提供理论支撑。
(三)能力目标
1.实践能力: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动作与套路,具备一定的运动表现能力。
2.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传统体育的学习过程中,结合现代体育理念与自身实践体验,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与发展。
3.传承与推广能力:培养学生传承与推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宣传、社区服务等方式,将所学的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给他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体育,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