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乡村发展脉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7月3日,医学技术系"知信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开展村史馆参观与大棚蔬菜基地调研活动,以青春视角解码乡村振兴密码,用专业行动书写校地协同新篇。

(一)村史解码:回溯岁月,聆听乡村振兴“前奏曲”
抵达东山村,实践队首站来到村史展览馆。馆内,珍贵史料、老旧照片与实物,如时光拼图,展现着东山村从拓荒岁月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轨迹。东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魏明伟的讲述,让队员们沉浸于东山村的“前世今生”。“移民美食”展区彰显美食底蕴,“红色传承”板块激荡人心,“振兴足迹”区域见证乡村蜕变。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村史是地域文化根脉,更是乡村振兴精神引擎。



(二)产业探秘:扎根沃土,探寻产业振兴“新密码”
实践队走进东山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夏日阳光下,连片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葫芦、茄子、西红柿等作物长势喜人,呈现出蓬勃的产业生机。队员们穿梭在大棚之间,时而俯身观察蔬菜的叶片舒展与果实饱满,时而驻足细看滴灌系统如何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每株作物根部,在泥土与科技交织的实践中,真切触摸到乡村产业在科技赋能下迸发的强劲活力与无限潜力。




(三)田间实践:躬身劳作,奏响助农兴农 “协作曲”
志愿者们集结在东山村的水田旁。起初,队员们的抛秧苗手法略显生疏,在农户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抛秧的技巧与要点——控制力度、把握间距,确保秧苗均匀分布。随后,队员们迅速分组行动,有人接力搬运秧苗至田埂,有人赤脚踏入水田,将一束束嫩绿的秧苗高高抛向空中。秧苗如绿色的精灵,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轻盈地落入水田之中。“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抛秧,虽然刚开始不太熟练,但看到田里渐渐布满整齐的秧苗,特别有成就感!”“知信行” 实践队队长王慧文笑着说。活动现场,农户不时上前纠正抛秧姿势,队员们也相互交流技巧,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实践队以脚步丈量土地,解码文化根脉,洞察产业活力,更以双手触碰泥土,体验农耕辛劳。从历史到现实,从人文到科技,再到躬身实践,队员们全方位感受乡村振兴的多元魅力。未来,他们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让青春力量在乡土扎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意,点亮乡村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