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的刺鼻味、香蕉水的甜腻怪味,还有苯系物的“伪芳香”……要是实验室充斥着这些气味,这时候的通风柜就是个“摆设”,压根没起到作用。可怕的是,长期在实验室待着的科研人员,就像温水里的青蛙,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极大的损害,等到出事了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了全国100多所高校,结果令人吃惊!西南某高校,28台通风柜,有19台面风速持续低于0.3m/s,国标安全红线是0.35m/s!这意味着,一旦泄漏,有害气体可直接进入实验室,对实验室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损害!
东部某实验室里,甲醛浓度高达0.8ppm,超国标60%,是国际标准的16倍之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对身体极大的影响。上海某高校实验室采购的通风橱,标注“额定风速0.6m/s”。但一开玻璃门,风速到0.3m/s以下。原来标注的“额定风速”竟然是关闭状态下的最大值,这样实际使用起来根本起不到作用。
2024年5月通风柜标准新规出台后,通风柜必须安装实时风速监测屏。风速低于0.5m/s超过30秒,就自动断电,同时触发声光报警。

以前实验室是出了事故才追责,现在是让设备智能‘喊停’,相当于把安全防线往前推了十米!另外,实验室生死防线就在这三步,千万别不当回事儿!
1、破除“参数迷信
别光看设备标注的参数,还可以动手测一测。简单的手持热式风速仪,实测操作口风速够不够0.35m/s?这是GB 38456-2020的强制标准,达不到千万不要买!
2、终结“柜内杂货铺”
有些实验室通风柜里,试剂瓶堆得跟小山似的,千万不可取。因为一旦试剂放置超过柜内容积30%,风速衰减达42%!记住,柜内只存放当日实验必需物品!
3、建立气味预警机制
闻到氨味,赶紧看看通风是不是失效了!闻到臭鸡蛋味,可能是硫化氢泄漏;闻到甜香,是苯系物在扩散……这时候一定不要犹豫,关闭实验装置开关,撤离实验室,马上上报给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如果实验室经费充足,可在实验室安装多合一气体探测器,这如同给实验室请了个24小时的“安全小卫士”。一旦监测到危险气体浓度超标,立刻“报警”,把危险扼杀在摇篮!
虽然新国标补上了漏洞,但真正的安全防线掌握在实验室每个科研人自己的手里。实验里各种危险化学物质,危险无处不在。所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检查通风柜,清理试剂瓶,安装气体监测传感器。让实验室成为一个安全、放心的工作场所,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