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74年。这部作品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3年为背景,通过三个主要人物——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共和军司令郭万及其家庭教师西穆尔丹——的故事,展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之间的殊死搏斗。
小说的情节错综复杂,充满了戏剧性。朗德纳克侯爵在最后一刻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被叔祖的人道精神感动,情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而西穆尔丹则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这一结局不仅展示了雨果卓越的写作艺术,也体现了他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
《九三年》的创作历时十年,翻阅了大量资料,仅用六个月时间完成。这部小说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书中的主要人物各持不同的道德观念:高龄的朗格纳特侯爵持有旧贵族的立场,坚定的西穆尔登神父主张对敌人除恶务尽,年轻的郭万子爵则宽大为怀。他们在相互冲突中共同走向了悲剧。
尽管《九三年》篇幅较短,但故事情节紧凑,笔力不怠,值得一读。雨果通过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更表达了他对人道主义的深刻思考。这本书无疑是雨果晚年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