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校在学生服务中心402教室顺利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第四期辅导员工作沙龙,本期沙龙以“资助育人”为主题,由医学技术系邓婉芸主持,周林强、郭珍珍主讲,学生(招生)工作处负责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邓婉芸以大学生资助工作常见问题切入主题,阐述了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本期主题沙龙旨在通过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助力辅导员更好地处理学生资助工作,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与育人效果,让资助工作成为照亮学生人生的温暖力量。
周林强以“公正评选立标杆,用合理消费树新风,让助学之路行稳致远”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流程与要点。他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对资助名单存疑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处理经验。他强调,资助工作必须做深做实,既要精准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又要规范操作,保护自身权益。在评选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资助资源流向真正最需要的学生手中。同时,他还提到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自理能力,让助学之路行稳致远。
郭珍珍则以“兜底已足,育人何进?——‘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赋能’的范式转型”为题,分享了工作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她提到,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关系不和,导致心理问题严重,资助工作难以顺利推进。在帮扶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资助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支持的层面,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她通过与学生多次深入沟通,了解其家庭背景与心理状态,为其提供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同时,还为该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发展计划,鼓励其参加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与技能培训,帮助其提升自信心与综合素质。通过这一案例,她呼吁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赋能”转型,让资助工作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的辅导员们积极参与讨论,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经验,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困惑。学生(招生)工作处负责人李瑾也对大家的讨论进行了总结与指导,强调了资助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鼓励辅导员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探索,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与育人效果。
本次辅导员工作沙龙活动,为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不仅加深了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也有效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推动学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