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周末晚点名”主题班会(三十三)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10月19日,各系利用周末晚点名举办“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护理系
2025级护理11班辅导员李婷围绕“国际减灾日”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常见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及应对方法,并组织答题活动以巩固学习效果,切实增强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随后,她开展了网络安全专题教育,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提高网络风险防范能力,自觉践行文明上网,主动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此外,针对军训中期阶段,李婷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了训练进展和身心状态,勉励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精神风貌,注意劳逸结合与身体健康,以昂扬斗志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军训任务。

2025级护理10班辅导员万翔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网络文明规范,廓清不当网络行为边界。班会通过剖析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安全上网、密码设置等实用防护技能,从而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自觉践行文明上网,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康养系
2024级中康9班辅导员刘巧媛结合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网购退款”“兼职刷单”等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高发的网络诈骗手法,帮助同学们增强识别与防范能力。随后,全体同学共同观看了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片,深刻认识到个人信息泄露所带来的现实危害。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对文明上网、安全用网的理解与体会,并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自觉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积极维护者。
本次主题班会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形式生动有效,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为共建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4级中康5班辅导员万芳结合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例,系统阐述了网络安全对学业发展与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指出提升网络防护能力是数字时代学生的必备素养。她强调,网络安全不仅涉及技术层面,更包括安全意识、风险识别与规范用网行为。她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资料存储和线上交流中保持警惕,主动学习防护知识,共同筑牢班级网络安全屏障。
班会号召全体同学深刻认识数字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新责任,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自觉强化安全意识,主动钻研防护方法,勇于维护自身与集体的信息安全。大家应努力做到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担当中成长进步,为构建清朗、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食品药品系
2024级中药2班辅导员魏乐乐以“校园三灾”实拍图为引,结合校内具体地点,直观呈现宿舍用电、地震避险、暴雨防范等常见安全隐患。随后通过“插线板冒火星怎么办”“五楼遇震能否逃跑”“积水没过脚踝如何通过路灯区”等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正确的防范与自救方法,并布置课后任务,鼓励大家实地观察校园灭火器的分布位置。
魏乐乐将安全要点凝练为三句话:安全在手,人走电断,拔除隐患;安全在脚,遇震先躲,把握黄金十二秒;安全在眼,离寝多看一眼,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此次班会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安全素养与应急技能,更在共情体验中深化了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2024级中药学3班辅导员徐虹聚焦大学生常见网络安全风险,通过案例解析、情景模拟与互动问答等形式,切实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提升了数字素养。
徐虹首先引导学生审视自身与网络的密切关联,指出网络作为“第二生存空间”所具有的双面影响。结合高校诈骗数据与典型实例,她重点讲解了电信诈骗、信息泄露、网络谣言三类威胁,具体剖析“刷单返利”“冒充客服”“杀猪盘”等骗局手法,并传授“不明链接不点击,验证码谁都要不给”等实用口诀。在“火眼金睛”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识别虚假信息,提升实战辨别能力。
本次班会全面梳理了网络威胁与防护要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数字责任感。班级后续将结合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持续深化网络安全教育,为学生数字生活保驾护航。
医学技术系
2025级医美1班辅导员胡欣怡结合近期真实案例,指出大学生作为网络高频使用群体,极易成为网络攻击目标。她重点解析了“网络钓鱼”“信息泄露”“恶意软件”“网络谣言”等常见风险,讲解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并强调强化密码、规范言行、定期备份等防护要点。
本次班会内容贴近实际、讲解生动,切实增强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安全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级口技2班辅导员张芳芳通过真实案例,剖析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常见风险,现场演示辨别钓鱼链接、设置安全密码等实用技巧。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保护社交账号隐私”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分享各自的网络安全经验。
班会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大家一致表示,将在今后积极提升网络素养,争做懂防护、负责任的“清朗网民”,共同营造更安全、更文明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