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传承体系中,劳动教育始终承载着品德塑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石。为全面提升青年学子的劳动素养与实践能力,各系利用周末晚点名于2025年4月20日举办“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护理系
2024级护理9班辅导员吴思借助生动案例与精彩视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劳动故事与感悟,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同学表示,今后会主动参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此次班会如同一颗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劳动的信念,激励着他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实践中奋进。
2024级护理10班辅导员邹梦梦以“五一”劳动节的历史溯源与假期安全为主题,深入浅出地展开讲解。班会上,师生共同回顾了1886年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历程,深刻理解劳动节的精神内核——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者应受到尊重。随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邹梦梦向同学们传授了交通、防溺水、居家消防等安全知识,帮助大家筑牢安全防线。最后,邹梦梦号召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珍惜劳动成果,度过一个充实、安全的劳动节假期。此次班会将历史教育与现实指导相结合,为同学们的假期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食品药品系
2024级药学5班辅导员张文丽以“大国工匠”的奋斗故事和身边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为切入点,通过展示劳动场景对比图和劳动者辛勤付出的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劳动的价值。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剖析劳动教育现状,如教室卫生维护、宿舍值日执行等问题,并提出优化值日制度、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等改进方案。最后,通过播放《劳动创造美好》短片,展现劳动的魅力,张文丽倡议每位学生每日参与一次劳动实践,强调劳动习惯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4级药学7班辅导员熊程在会上向同学们深入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强调劳动不仅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更是塑造坚韧品格、培养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接着,他分享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劳动实践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熊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并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劳动实践平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此外,他还倡导全班同学共同营造一个崇尚劳动、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携手创造一个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康养系
2024级中康6班开展了春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同学们深受触动。辅导员张涵雅结合春季下水的危害,细致讲解了私自下水的危险,强调远离陌生水域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遇到险情时如何正确呼救、求助。通过学习防溺水“六不准”,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也会提醒身边人重视生命安全。
2024级康复1班辅导员熊亿从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社会实践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动手实践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应刻苦钻研、踏实努力,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敢于面对挫折。同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付出、多奉献,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医学技术系
2024级口技1班辅导员裴琳娜以大国工匠的奋斗事迹和校园劳动者的感人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播放短视频的方式,生动诠释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她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劳动的伟大与光荣,激发了大家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裴老师号召全体学生积极践行劳动精神,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精神真正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推动劳动精神入脑入心。
2024级口技2班辅导员张芳芳通过生动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躬耕田野的科研坚守,以及“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引导同学们深刻领悟劳动的价值内涵。在张芳芳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铸就了伟大的精神品质。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的真谛。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劳动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整理宿舍、参与校园清洁等,通过点滴努力在劳动中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奋斗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