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处室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安全小课堂|识校园诈骗套路,护青春平安生
日期:2025-10-29 信息来源: 点击数:

识校园诈骗套路,护青春平安生

大学校园看似温馨安全,但诈骗分子往往瞄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 “轻松获利”“紧急求助” 缺乏辨别力的特点,将陷阱藏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里。从网上找兼职、接收陌生消息,到帮他人代收款、处理 “订单异常”,稍有疏忽就可能落入骗局。了解校园常见诈骗手段,掌握防范方法,是守护自身财产安全、安心度过大学生活的重要前提。

同学们一定要警惕三类高发的传统诈骗手段,这些骗局早已形成固定套路,却仍有不少人中招。第一种是刷单兼职诈骗,骗子会在校园群、兼职平台发布 “日赚 200+,只需手机操作” 的信息,刚开始让你刷几单小额商品,及时返还本金和佣金,等你信任后,就会要求你刷高额订单,还说 “多刷多赚,完成任务一起提现”,可当你投入几百甚至几千元后,要么联系不上对方,要么被以 “任务未完成” 为由拒绝提现,最后血本无归。

二种是校园贷诈骗,针对部分学生的消费需求,他们以 “无抵押、低利息、秒到账” 为诱饵,让你签订看似简单的贷款合同,可实际利息远超国家规定,还会收取 “服务费”“违约金”,一旦逾期,不仅会被暴力催收,还可能被威胁 “曝光个人信息”,严重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

除了传统诈骗,新型 AI 诈骗更要谨防,这类骗局利用技术手段伪造身份,迷惑性极强。比如有骗子会偷偷获取你家长的朋友圈照片,用 AI 换脸技术生成 “家长视频”,视频里 “家长” 表情、声音都很逼真,说 “我在外地办事,银行卡被冻结了,你先转 1 万元到这个账户应急”;还有的会模仿老师的声音发语音,说 “学校组织统一采购教材,你先帮班级垫付 2000 元,转给这个财务账户”。更隐蔽的是 “AI 拟声 + 虚假来电”,骗子能让你手机显示 “爸爸”“辅导员” 的真实号码,再用拟声技术模仿他们的声音,很多同学看到熟悉号码就放松警惕,轻易相信对方的要求。面对这些新型诈骗,一定要多问一句 “只有我们知道的事”,比如问家长 “上周家里买的水果吃完了吗”,问老师 “昨天班会说的作业截止日期是哪天”,只要对方答不上来,大概率就是骗局。

校园安全无小事,诈骗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给大家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每一位同学都要把防诈骗知识记在心里,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多和室友、老师商量,不要独自做决定;平时多关注学校发布的防诈骗提醒,

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 APP 开启预警功能,让技术和知识一起为安全保驾护航。记住,没有 “天上掉馅饼” 的好事,也没有 “不核实就转账” 的急事,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让校园成为安心学习、快乐成长的港湾。


上一条:安全小课堂|理清方向,前路光亮
下一条:安全小课堂|食品安全,踩雷避坑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复兴大道西3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