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作为培养健康领域人才的摇篮,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守护生命健康”作为核心使命。而毒品,正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社会安全的“隐形杀手”。在全国禁毒斗争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主动学习禁毒知识,提高防范意识,用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为自己、为校园、为社会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禁毒防线。
一、认清毒品“真面目”:这些陷阱要警惕!
很多同学以为毒品离校园很远,但新型毒品正不断伪装成“日常物品”,悄悄渗透进生活场景。结合校园环境,这些“伪装毒品”尤其需要注意:
“零食类”陷阱:看似普通的“奶茶粉”“巧克力”“曲奇饼干”,可能掺杂了冰毒、K粉等成分,误食后会导致意识模糊、行为失控;
“饮料类”陷阱:伪装成“可乐”“果汁”“功能饮料”的液体毒品,口感与普通饮品相似,却含有摇头丸等成分,短时间内会引发心脏骤停等危险;
“电子烟类”陷阱:部分不法分子将合成大麻素混入电子烟油中,打着“新潮”“提神”的旗号售卖,长期吸食会损伤神经系统,甚至诱发精神疾病。
此外,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等仍未消失,其成瘾性极强,一旦沾染,不仅会摧毁身体机能(如导致免疫力下降、器官衰竭),还会引发家庭破裂、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我们追求的“健康职业理想”背道而驰。
二、校园禁毒“三防线”:南健职人这样做!
作为未来的健康守护者,我们更应将“禁毒意识”融入日常,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人:
筑牢“思想防线”:主动学习《禁毒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吸食、贩卖毒品均属违法犯罪”,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底线思维;
筑牢“行为防线”:拒绝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饮料、零食、香烟,不参与来源不明的聚会,不随意进入KTV、酒吧等复杂场所;遇到可疑人员或物品,及时向老师、学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报告;
筑牢“宣传防线”:发挥健康专业优势,通过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海报、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分享禁毒知识和案例,带动同学、家人共同关注禁毒工作,让“禁毒理念”成为校园新风尚。
三、法律红线不可碰:禁毒责任记心间
我国对毒品犯罪采取“零容忍”态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冰毒)10克以上,即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毒品,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一旦涉及毒品违法犯罪,不仅会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还将失去学业、前途,甚至影响终身。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法律弦”,坚决不碰毒品“高压线”。
文末倡议:
健康是生命的底色,禁毒是责任的担当。作为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让我们从今天起:
✅主动学习禁毒知识,做“禁毒知识的传播者”;
✅坚决抵制毒品诱惑,做“健康生活的践行者”;
✅积极参与禁毒行动,做“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让我们携手并肩,用青春正能量驱散毒品阴霾,共同守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