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周集体教研记录(课程思政)

发布日期:2023-03-06    浏览次数:

课程思政研讨学习活动记录

(公共文化部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组 第三周)

一、时间:2023年3月7日星期二下午15:00—16:10

二、地点:山下校区教师楼B1栋二楼212教室

三、参加人员:

(一)主持:王艳华

(二)校领导:

(三)专任教师:应到人6,实到5人,1人请假

(四)行政兼课教师:应到12人,实到8人,4人请假

(五)外聘教师:实到X人

签到情况表附后

四、课程思政研讨(14:30—15:15)

(一)课程题目:《创新创业教育》第六章 做好就业准备

(二)主讲:刘丽霞

(三)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案、课件等详见网络课程

(四)活动照片

(五)研讨内容

1.设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整体内容,将本节的知识目标设置为1.知道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和特点2.知道就业信息的来源与渠道3.熟悉就业心理准备;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针对学生即将毕业的学情,将素质目标设置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对自己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劣势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在就业中发扬优势、击败对手,做到人岗相适,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根据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把能力目标设置为能够寻找到招聘网站及其他招聘信息,能分类筛选招聘信息.

2.设定教学重难点合理性:针对学生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对以后的学习作为铺垫的知识点,把它们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3.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的有效性:在讲到教学重点时,进行多方面的知识拓展,来巩固重点知识的记忆;在化解教学难点时首先是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再通过多个常见异易懂的例子进行解释难点,最后以课堂体温的方式进行巩固

4.教学过程完整性、合理性: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导入,引出教学目标,重难点,再根据本节的各个知识点难易度,进行时间分配,最后进行总结与随堂练习

5.课程思政:学生要在就业中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6.学生岗位工作对本课内容的应用: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7.课程反思:1)教学课件可以多加些图片、色彩等等。

2)案例可以再丰富些,多与实际生活结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