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应急演练的完善方案
一、以“练”为主,以“演”为辅发达国家的应急演练都具有较强的实战性,追求“练”。一是推广无脚本的应急演练方式,不预先编排演练脚本、不预先集结演练队伍、不预先进行演练彩排,最大程度地检验当前本单位、本区域的应急准备、应急能力等情况。二是推广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和情景带动式演练。情景带动式演练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主流的演练组织形式,要根据演练目标、参训者能力以及物资状况等设计事件情景,借助情景演变带动演练活动的推进,开展因时因地因材设计的应急演练活动。
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一是要丰富应急演练的内容。加强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开展多行业多领域应急演练、多层次的区域协同联合演练以及综合性多种事故应急演练,并将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纳入演练内容。二是要开展桌面演练、专项演练、综合演练以及组合式综合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积极组织联合跨地区、跨高校、跨部门、各职能单位、各二级学院、实验室、消防、人防、卫生、等多部门多主体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多部门的综合联动、快速应对、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演练过程评估应急演练过程评估是全面总结分析应急演练的记录内容,并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全过程组织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演练评估表,其内容包括演练准备(组织机构、演练计划、演练方案等)、演练实施(信息传达、预案启动、指挥决策、应急处置、善后处置、演练保障等)和演练总结(宣传报道、演练点评等),汇编各应急功能组的演练评估表,形成覆盖全部考核科目的演练评估手册。
四、提高师生参与度师生参与应急演练培训是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素养的重要渠道。一是丰富师生参与应急演练的形式和内容。目前各高校师生参与演练的方式多以现场观摩为主,今后的应急演练师生可以作为参演者加入演练的计划中,而且在应急演练计划的制定、评估等全过程中都可以参与。二是畅通师生参与渠道,可以将应急演练培训设置为学校、学院或有关实验室的日常活动安排。三是加强应急演练的宣传,充分利用活动场所开展线下应急演练宣传普及活动,增加新媒体形式的宣传教育,如公益网站和手机App等,增添应急演练培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吸引更多师生参与。
五、加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发达国家的应急演练都在通过加入新科技、新系统来加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为尽快实现应急演练保障的高科技化和基地化,各高校应大力加强应急演练管理软件、数据在线采集与传输及存贮、演练数据库、演练评估软件、情景模拟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发,以桌面演练软件及相关决策支持系统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应急演练信息化水平和实用性。要借鉴美国经验,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区域性、行业性应急演练中心,使其成为应急演练的科研、训练、保障和国际交流重要基地,并通过成果示范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要加强基于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的事故应急推演系统。以信息技术和应急管理为支撑,以典型突发事件为蓝本,集成桌面推演、模拟测试、参训者现场模拟处置及视频录像,模拟紧急事态反应中的“风险识别、事态控制、应急联动、对策制定、综合协调、社会动员、媒体应对”等情景,再现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应急反应中人员调动、物资调度、指挥协调等多角色分工合作的场景,使参训者置身于逼真紧张的突发事件情境中,感受场景渲染的紧张气氛和事态演化的时间压力,真正实现应急实训教学、交互协同处置与模拟绩效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