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安全 >> 正文

危化品的“脾性”与“驾驭”之道——化学品安全管理全攻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来源: 作者:

医药卫生实验室是化学品的世界,从消毒用的乙醇到配制药液的酸、碱、盐,从有机溶剂到各种显色试剂。它们是我们实验的“功臣”,但若不了解其“脾性”,违规“驾驭”,便会瞬间变成“恶魔”。因此,系统学习化学品安全知识,是实验室生存的核心技能。

一、知己知彼:认识危险化学品的“身份证”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的危险信息传递系统。我们必须像熟悉药品说明书一样,读懂化学品标签上的象形图和安全提示词。

  • 易燃标志(火焰):提醒我们此类物质(如乙醇、乙醚、丙酮)必须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 腐蚀标志(金属和手被腐蚀):代表强酸(如盐酸、硫酸)、强碱(如氢氧化钠)等,能严重损伤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溅护目镜和防腐蚀手套。

  • 毒害标志(骷髅头):表示剧毒或高毒物质,即使少量也能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导致严重健康损害甚至死亡。

  • 健康危害标志(感叹号或胸腔轮廓):可能引起过敏、呼吸道刺激或更严重的器官毒性。

  • 氧化剂标志(圆圈上火焰):这类物质(如高锰酸钾、双氧水高浓度)本身不一定可燃,但会释放氧气,强烈助燃,与易燃物混合极易引发火灾爆炸。

二、规范操作:与化学品安全共处的黄金法则

  1. “三不”原则:不直接闻任何化学品的气味,应用手扇闻;不直接用嘴尝;不直接用手接触。

  2. 取用原则:

    • 通风:所有挥发性、有毒试剂的取用和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 少量:按实验所需最小量取用,减少暴露和浪费。

    • 稳妥:取用液体时,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吸耳球、移液器),避免倾洒。

    • 标签:自配试剂必须立即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人、日期,坚决杜绝“无名氏”试剂。

  3. 储存原则:

    • 分类存放:这是铁律!酸碱分开、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开、易燃品与氧化剂绝对分开储存。

    • 安全容器:腐蚀性液体应使用塑料托盘盛放,防止瓶子破裂液体流出。

    • 冰箱禁忌:普通实验室冰箱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品,以防电火花引发爆炸,必须使用防爆冰箱。

三、应急处理:冷静应对突发状况

  • 洒漏处理:小量洒漏,立即用合适的吸附材料(如沙子、专用吸附棉)覆盖清理。大量或危险品洒漏,立即疏散并报告老师。

  • 身体接触: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视情况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使用洗眼器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时撑开眼皮,转动眼球,并尽快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严重者送医。

    • 食入:立即根据化学品性质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切勿盲目催吐。

掌握化学品的“脾性”,用知识和规则去“驾驭”它们,我们才能化险为夷,让这些奇妙的分子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服务,而不是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