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思想政治部

课程建设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思享荟:《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有机结合

发布者:  时间:2025-03-25 15:08:19  浏览: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通过25篇访谈实录,生动展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饱含着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 ,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教材。这一素材的融入,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目标高度契合。我们这门课旨在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理解不同理论成果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党对青年成长的重视,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的热情。

在教学内容的融合上,我们有诸多切入点。例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时,可结合书中习近平同志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阐述理论如何在实践中指导青年发展,以及青年在推动理论创新中的作用。在探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借助书中体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像习近平同志鼓励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重要支撑。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选取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作为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引导他们从理论高度思考问题。比如,围绕习近平同志与大学生交流时关于科技创新的观点,让学生探讨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生如何投身科技创新实践,进而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创新发展的内涵。还能进行小组调研,让学生以书中涉及的主题,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为方向,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也可以举办主题演讲,以“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和自身感悟进行演讲。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研读资料,梳理理论逻辑,组织语言表达,这有助于他们将外在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认知和行动指南。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也需要融入新的考量因素。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调研、主题演讲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层面的提升。

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融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探索。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充分挖掘这一素材的价值,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供稿:裴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