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康养系《康复评定技术》项目化课程开发实践专家座谈会在热烈而务实的研讨氛围中顺利召开。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曙红、来自康复行业的一线专家、教务处处长涂丽华、副处长戴志龙以及康养系全体专任教师出席会议,共同探讨项目化课程的改革路径。
一、聚焦工作过程:康复教育的新理念
会议采用头脑风暴的研讨形式,结合专家临床实践经验,聚焦康复评定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系统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并按照“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学习任务—知识点—技能点”的层级逐步拆解,推动课程的项目化开发,凸显职业能力导向。
二、专家成长历程:从初学到精进的实践蜕变
八位来自临床一线的康复专家深情回顾了个人职业发展轨迹,讲述了从初入行业时面对理论与实践挑战,到逐渐积累经验、掌握关键技术,最终成长为能够独立处理复杂病例的专业人才的过程。在交流中,专家们不仅分享了典型案例与技术突破点,更强调了持续学习、临床反思与团队协作在职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这些鲜活的成长经历为科学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境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 思想交锋,凝聚共识:核心任务与教学精准对接
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康复治疗师在评定岗位的实际职责与典型任务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现场思维碰撞频繁,氛围热烈而高效。经过多轮集中讨论,大家在多个关键维度达成共识:明确了康复评定岗位的核心工作职责,系统梳理出不同模块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据此设计出契合真实临床场景的教学情境与教学项目。
四、寄语青年教师:走在前、实干在前
会议最后,教务处处长涂丽华对青年教师寄予殷切期望:“青年教师要勇于担当,走在前列,实干为先,积极投身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将本次会议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效。”
五、结语
本次座谈会的圆满召开,标志着康养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进入了教育与临床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通过专家与教育者的思想交流与经验分享,不仅为《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也为康复人才培养探索出新模式与新思路。
未来,随着项目化课程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康养系将培养更多符合临床需求、具备扎实技能的高素质康复治疗师,为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