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6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技能型高校的内涵与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和 震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将高校分类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首次在国 家政策层面明确将技能型高校作为独立类型纳入我国高校分类的顶层设计,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和 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高校分类建设的目的,是推动实现 高校层次类型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类型结构相契合、相匹配。客观上,可以避免教育领域普遍存 在的把“职教本科等同于应用型本科、或归属于应用型本科的一个分支”的模糊认识。 一是何为技能型高校。在当今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技能型高校其内涵是以培养现代产 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所要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 教学为办学模式,以任务式课程、行动化教学、真操实做评价、“双师型”教师等要素组成职业性育人 活动。这样的高等学校,显著区别于应用型高校,这就是技能型高校。 二是技能型高校列入高校分类是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类型划分本质上是由产业对人才素质 能力的需求类型所决定的。历史上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技能劳动也从体力操作性的简单劳动 提升到使用复杂工具、开展复杂技术场景协作的复合型技能劳动。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尤其是现代 产业体系的培育发展,不断更新着对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特别是日益提出了对技能型人才 的升级需求。研究型人才的使命在于创造新知识和新物品,应用型人才则聚焦对新知识和新物品的 产业化转化,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于接续这个过程,把产业化的知识和物品进一步在生产过程中转 化为走向市场的产品,三者的衔接,是一次完整的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闭环工作流程。技能型人 才不可替代,技能型高校的地位与价值必然提升,位列高校分类之中。 三是要大力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习近平总书记重 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贯穿始终,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使命。要发挥好《规划纲要》的引 领作用和强制能力,把高校分类建设、发展技能型高校的战略任务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可监测、可 评估的政策举措,谋划实施一批牵引性强的工程项目和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分类管理、分类支持 机制和分类评估体系,引导技能型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 需求,明确发展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本科职业大学的定位就是技能型高校的国家使命,确保高等职 业教育聚焦主责主业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真正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引导广大青年学 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劳动力就业市场结构,帮助青年实现技能报国理想。 四是技能型高校是否需要建学科、是否要做科研。学科是独立的知识门类。如果没有技能型知 识、技能实现型知识,研究型高校创造的知识经应用型高校转化后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仍不完全,只有 加上技能实现型知识,加上技能型高校的知识体系才是完整的知识门类体系。这一完整的知识门类 体系构成整体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是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重要知识类别体系。因此,技能 型高校可以发展以技能型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开发技能实现型知识。同样,技能型高校也要做科研, 但不是做研究型科研,也不是做应用型科研,而是做技能型科研、职业性科研。职业性科研就是技能 型科研。现有的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排行榜不是很好,应该从中去除研究型应用型的科研成果,只保 留职业性科研、技能型科研,这样的排行榜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科研排行榜。 |
— 1 —
万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