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周集体教研记录

发布日期:2023-03-20    浏览次数:

课程思政研讨学习活动记录

(公共文化部 高等数学 课程教学组 第五周)

一、时间: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下午15:00—16:10

二、地点:山下校区教师楼B1栋二楼212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一)主持:王艳华

(二)校领导:

(三)专任教师:应到6人 ,实到 6人,请假0人

(四)行政兼课教师:应到 12人,实9人,请假3人

(五)外聘教师:实到0人

签到情况表附后

四、课程思政研讨(15:00—16:10)

(一)课程题目:《高等数学》第二章 极限思想 2.3两个重要极限

(二)主讲:刘丽霞

(三)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案、课件等详见网络课程

(四)活动照片

(五)研讨内容

1.设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根据高等数学课程的整体内容,我将本节的知识目标设置为1.知道如何求两个重要极限的极限值2.熟悉两个重要极限形式、特征、使用条件;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情,将素质目标设置为能够1.能够喜欢上数学、发现数学中的一些乐趣、2.通过对函数的观察与分析,知道重要函数极限的一些特性3.能将一些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转化为常见的函极限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根据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把能力目标设置为1.问题分析能力2.解决问题能力3.学科专业知识能力。4.会运用两个重要极限求解其他形式极限。

2.设定教学重难点合理性:针对学生对于一些难以迁移的概念,或者对以后的学习作为铺垫的知识点,把它们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3.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的有效性:在讲到教学重点时,进行多次重复演示等等去讲解知识,来巩固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化解教学难点时首先是以知识点讲解的方式,接着通过练习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再通过多个常见易懂的例题进行讲解加深对难点理解,最后以课堂回顾和课堂练习的方式进行巩固

4.教学过程完整性、合理性: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解决的导入,引出教学目标,重难点,再根据本节的各个知识点难易度,进行时间分配,最后进行总结与随堂练习

5.课程思政:重要极限的证明过程中,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灵活应变,直接方法无法处理时,可以采用迂回战略。极限形式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部分和整体、普遍和特殊、个性和共性的辩证思想。

6.学生岗位工作对本课内容的应用: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7.课程反思:

1)教学内容能多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多和学科相结合。

2)课程思政可多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

3)课堂可以多鼓励学生讨论、多一些活动来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