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金教材” 的出圈密码,你知道几个?

发布日期:2025-04-24    浏览次数:

职业教育教材是传授专业技能与知识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养,还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如何开发出高品质、高水准、堪称行业典范的职业教育 “金教材”,成为当下教育界热切关注并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我们可从以下三大关键维度,探寻创新且行之有效的打造路径。

深挖教研潜力,催生创新理念

教育研究工作在驱动教学改革、精准指导教学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教研工作者长期深耕于教学一线,对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现有教材的优劣之处、教学方法的实际成效、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都有着细致入微且精准透彻的了解。

教研人员无论是直接参与编写工作,还是为编写团队出谋划策,都能够发挥出专业优势。他们引领以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团队,深入研读国家关于教材建设的系列政策文件;组织团队成员全方位钻研专业教学体系、课程架构以及职业标准要求,助力教师清晰界定“金教材” 的核心内涵与显著特征;通过开展研讨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开拓教材开发编写的全新思路,进而催生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紧密贴合时代需求的科学、前沿的教材开发编写理念。

校企深度融合,构建理实交融的教材架构

校企携手开展“双元” 合作,已然成为构建理实融合教材体系的核心路径与必然选择。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紧密围绕专业课程的独特属性、既定任务以及核心内容,深度契合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业务需求,精心选拔职业院校的资深专业教师与企业内部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共同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材编写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学校专业教师能够系统梳理并构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框架,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企业技术人员则依托在生产一线积累的实践经验,对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实际生产案例了如指掌。双方通过密切协作、优势互补,确保所开发编写的教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充分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课程的个性化特性,在保障教材内容理实融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教材形式,如开发设计形式多样的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融媒体教材,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紧扣五大核心要点,铸就优质卓越的教材品质

职业教育教材作为传播知识与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等,并通过巧妙设计教学项目与模块,将这些思政元素自然、流畅地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如同春风化雨般,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材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

严格对标教学标准,确保规范严谨

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层面,均制定了详尽且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与行动指南。专业教学标准全面涵盖了专业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教学实施的具体建议等内容;课程教学标准则明确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细化分解、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要求以及教学实施的操作要点。

每一本课程教材的开发编写,都需要严格遵循这些标准,依据标准精心搭建教材的整体框架,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将教学与课程标准的核心要素有机融入教材内容的每一个细节。

坚定立足能力本位,聚焦实践应用

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要贴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与学生认知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理实融合内容,解决学生未来岗位实际问题。所以,教材编写团队得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剖析岗位典型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梳理总结出实用的岗位职业能力清单。

教材内容要及时吸纳行业新知识、技术、工艺和方法,融入技能大赛先进标准及职业证书要求的素养与技能到教材体系。以教材为依托,持续完善“岗课赛证”育人机制,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赋能教材升级

职业教育教材必须积极拥抱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配套开发海量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以满足日益普及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求,打造集可视化、互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数字化教材新形态。例如,通过嵌入二维码素材,为教材内容链接丰富多样的拓展资源;搭建电子资源包,整合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电子教案等常用教学资料;建设教学资源库,涵盖案例库、习题库、知识拓展模块、在线开放课程等多元化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服务,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时代需求。

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夯实开发基础

其一,精心组建专业精良的编写团队。团队成员应广泛涵盖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深耕教育科研的专业人员、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精英。其中,教材主编作为团队的核心领导者,肩负着教材选题策划、整体框架搭建以及内容质量把控的重任,应优先选拔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广泛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

其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材编写制度。制度应为承担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及其他重要教材编写任务的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确保编写工作不受干扰;将教材编写任务合理纳入工作量核算体系,充分体现编写人员的劳动价值;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岗位)晋升等方面,对教材编写人员给予适当倾斜与政策支持,激发编写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构建起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为教材开发编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支撑,确保打造出真正符合时代需求、引领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金教材”。

来源:职教POWER馆。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