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的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5月20日下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指导下,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南昌市卫健委主办,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杏林文化分会、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共同承办的2025年中医药文化校园主题日——“博物馆里的中医药奇遇”活动,在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九龙湖校区举行,活动由食品药品系团总支书记王鑫峰主持。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创新指导处处长李斌斌,南昌市人民政府参事、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黄立发,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康德,南昌市卫建委中医药管理局金梦柯,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杏林文化分会会长、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胡贵荣等协会负责人、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系和康养系师生代表400余人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一、青春律动启新篇,文化走秀展药魂
活动在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带来的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中开场,动感的音乐与跳跃的舞姿,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展现出青春与传统碰撞的魅力。紧接着,随着悠扬的古乐声起,一场别具匠心的中药文化走秀拉开帷幕。食品药品系学生们身着融入药香元素的华服款款而来,每一步都踏着千年中医药文化的韵律,他们手捧枳壳、栀子、吴茱萸等江西道地药材,用优雅的姿态演绎着《本草纲目》中的传奇。每一味中药都不再是冷冰冰的药材,而是化作有生命的文化使者,诉说着神农尝百草的坚韧、李时珍著书的执着。现场观众被深深打动,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这不仅是对精彩表演的赞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与热爱。


二、多方致辞寄厚望,共话传承新路径
首先,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康德致辞。他表示,学校秉持“服务、教学、研发”理念,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中医药专业特色显著、成果丰硕。此次活动以多元形式展现中医药魅力,学院希望借此深化教育,并期望各界为中医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言,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随后,2024级药学4班程方圆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呼吁同学们珍惜此次活动机会,积极探索中医药奥秘,为日后投身中医药事业筑牢根基。

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胡贵荣指出,中医药文化是民族瑰宝,协会长期致力于传承发展,与学院加强合作,希望同学们享受文化之旅,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者。

南昌市人民政府参事、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黄立发在讲话中表示,南昌正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此次活动是重要实践,对弘扬文化意义重大。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创新指导处处长李斌斌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医辉煌成就,指出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的贡献与时代价值,强调活动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健康素养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三、手工创作展技能,药香融合显匠心
活动特别设置中医药手工创作环节。食品药品系学生们利用古法制香材料包,动手揉捻香泥、塑形塔香,做成了各式各样的香片、塔香、线香、香丸等,体验阴干定香技艺,传承千年合香文化。同学们亲手缝制五子养生锤,将决明子、山苍子、黄荆子、女贞子、枳椇子等中草药填入棉布锤体,缠绕彩色棉线固定,巧手制成养生锤,并同步学习十二经络与穴位知识。同学们精选金盏菊、金银花等药材,经配比、熬制、灌装等工序制成天然中药护手霜,同步研习《本草纲目》草本护肤原理。同学们依据“芳香辟秽”理论,巧妙搭配藿香、佩兰等江西道地药材,研磨后装入绣有各类特色纹样的布袋,既掌握药材性味归经知识,手工制作成驱蚊香包,又展现刺绣工艺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医学的智慧,进一步认识到中医药的实用价值。





四、中药文化深浸润,标本园林探奥秘
随后,参会人员走进食品药品系中药标本馆与药用植物园,从中医文化、中药文化、赣十味、中草药饮片标本、中药智能沙盘和药用植物六个板块感受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其中之趣味。标本馆内中草药标本中的“慧眼识珠、闻香识药”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同一中药饮片真伪共同陈列,能感受到中药文化中去伪存真的科学精神。通过智能沙盘体验了“道地药材”这一中药文化精髓。在中药标本馆与药用植物园中,通过食品药品系卢元元老师的介绍,大家认识了中草药植物,了解了中草药植物浸制标本、腊叶标本和固化标本的制作方法,熟悉了中草药的不同形态,结合中药方剂视频,大家再次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接着,大家移步百草园,正值生长期的车前草、九里香、栀子等数十种赣产药材生机盎然,置身其中,仿佛打开了一本鲜活的本草图鉴。大家直观见证了食品药品系师生在药材培育与实践教学中凝结的心血成果——从破土萌发的幼苗到蓬勃生长的植株,每一株都承载着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实训中心汇古今,传统科技共绽放
在康养系实训中心,传统功法、中医技艺与现代仪器展示精彩纷呈。康养系学生率先带来五禽戏功法展示,动作行云流水,尽显传统养生智慧。推拿技术展示区,师生现场演示推、拿、按、摩等手法,以专业技法缓解体验者疲劳。艾灸与拔罐体验区,在老师指导下,大家亲身感受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神奇疗效。光电穴位模型、智能脉诊仪等现代仪器,更让师生见证中医药与科技的融合,领略其创新发展魅力。



六、专家授课解文化,赣派药帮绽芳华
在授课环节,康养系蒋青青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讲解,认识了《内景图》(又名《内经图》)、西汉《元延元年历谱》木牍、汉代博山炉、坐虎针龙木雕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古代中医针灸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内涵,如针灸的穴位选择和操作手法,为现代针灸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

江西省名中医、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胡贵荣专家带来《守护生态瑰宝与中医药传承的平衡之道》讲座,从“江西道地药材的概念与价值、江西省适宜种养品种、江西野生濒危药材的现状、保护野生濒危药材的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的讲解,聚焦江西道地药材与野生濒危药材保护;江西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晁卫红以《千年药韵 薪火相传》为题,介绍江西樟帮与建昌帮历史,让师生们对江西本土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食品药品系党支部书记邓素萍对各位专家的授课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希望同学们以活动为起点,在观展识药中触摸本草脉络,于古法炮制中体悟匠人精神,在技艺传承中感受文化温度,沉浸式汲取中医药千年底蕴的滋养,让岐黄智慧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光,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与生动传播者!

此次“博物馆里的中医药奇遇”主题日活动,通过古今对话、科技赋能、多方联动,让中医药文化从古籍中“走出来”,在学生们心中“扎下根”。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此类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正如活动主办方所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