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构建主义视角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浏览次数:

                                               构建主义视角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参加沈曙红教授培训心得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以沈曙红教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与研究”为主题的教师培训。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专任教师,我虽未真正给学生上过课,但我也时常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而沈教授的分享恰好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路之门,让我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重构对“学习”的认知:从“灌输”到“建构”

沈教授在培训中强调,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者基于已有经验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一点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教”与“学”的固有认知。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更注重实践技能与岗位需求的衔接,若仍以“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推进,不仅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沈教授提到的情景化教学让我深受启发。如何进行情景化教学呢?关于情景化教学的实施路径,他指出,可通过“抛锚”先行构建教学情境,随后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示范与引导,最终让学生自主实践操作,以此达成教学目标。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更学会了团队协作、问题分析等核心素养——这正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育人”本质。

二、课程开发的关键:立足“学情”与“岗情”

沈曙红教授强调,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需牢牢把握“双立足”原则,即一方面要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学习特点,另一方面要立足行业岗位的真实需求。这就要求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朝着“能力本位”的方向对课程进行重构。

而教学项目作为学习领域课程的优质表现形式,具备诸多显著优势。它以清晰的工作或学习任务为核心,成果展示明确且具体,同时拥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够出色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此外,教学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联系紧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教学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学习规划,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去攻克以往未遇到过的难题。当学习结束后,师生会共同对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这一系列环节,有助于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身能力、收获感悟,真正达成“做题为做事服务”的目标,也为教师后续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提供了清晰且实用的思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