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深走实,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系七彩“食”光社会实践队于6月30日走进抚州市黎川县德胜镇德胜村。队员们通过沉浸式参观、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多元形式,深入探寻乡村发展脉络,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一、探知青农垦史,溯乡村发展源
实践队首站抵达德胜“两馆”——知青文化陈列馆与农垦文化记忆馆。馆藏史料生动呈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知青扎根德胜的奋斗历程:他们筚路蓝缕,创办电炉厂、钢琴厂、美术厂等二十余家企业,将德胜关建设成繁华一时的黎川“小上海”。馆外“甘愿吃苦,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标语,无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随后,队员们步入德胜农垦文化广场,一组组浮雕作品鲜活刻画了德胜人民赤诚、坚韧、创新、奉献的光辉历史——从身着旧军装的转业军官,到辛勤耕耘的农工,再到手握教材的女教师,一代代开拓者前仆后继,为这片热土奉献青春与热血。
通过观摩老照片、实物展品、图文展板及历史文献,队员们深刻体悟到老一辈农垦人披荆斩棘、拓荒创业的艰辛历程,为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震撼。




二、亲耕知农桑,力行悟振兴
为更直观地感受传统农耕文化,队员们亲身体验石磨磨谷、打谷机脱粒等传统农事。推动石磨、操作打谷机,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与古人的智慧。这份沉浸式体验,加深了对“食”之来源的敬畏,更深刻认识到现代农业科技与产业升级对解放生产力、提升乡村生活品质、驱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意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是乡村繁荣的必由之路。

三、访红址缅英魂,砺初心承遗志
怀着崇敬,队员们探访德胜关战斗旧址。斑驳战壕诉说着1933年红军在此浴血奋战的壮烈历史,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震撼心灵。随后前往井水闵赣省委省革委旧址。简陋的桌椅、泛黄的文件、锈蚀的马灯,无声讲述着革命年代省委省革委在艰苦条件下运筹帷幄、坚持斗争的光辉岁月。置身先辈战斗生活之地,队员们深受其坚定信念、卓越领导与优良作风感染。两处旧址的探访,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激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报国行。

四、观红影忆峥嵘,固信念担使命
下午,队员们走进始建于1973年(1975年竣工)的德胜怀旧电影院。这座历经52载春秋的文化地标,灰色外墙、木质座椅诉说着光阴的故事。置身于充满历史气息的放映厅,队员们集体观看了精心选取的红色主题电影。斑驳的光影在银幕上流转,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史诗。透过这堂独特的光影思政课,队员们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有了更具象的感知,理想信念在历史的回响中得到淬炼与升华,更加坚定了将青春奋斗融入时代洪流、服务乡村发展的使命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文化探访、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多维形式,让青年学子在行走中读懂乡村,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未来,七彩“食”光社会实践队将继续发挥食品药品专业优势,深入乡村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健康知识宣讲等活动,推动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