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医学技术系24级口技1班团支部联合经堂巷社区居委会在经堂巷社区举办以“共筑绿色家园,剪绘千年匠心”为主题的活动,将“河小青”环保志愿行动与非遗剪纸技艺传承深度融合,吸引青年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参与。活动通过生态保护与文化根脉的“双脉守护”,打造了一场青年与社区双向赋能、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明实践盛宴。

生态守护:青年志愿点亮碧水清波
下午2点,启动仪式在社区拉开帷幕。青年志愿者代表与非遗剪纸传承人共同展开一幅“青山绿水”剪纸长卷,并点亮象征“生态与文化共融”的立体装置,宣告“社区双脉守护计划”正式启动。随后,志愿者们分组前往社区河道,开展垃圾清理、环保宣传。

活动中,“环保打卡挑战”成为亮点:志愿者们拍摄清理前后的对比照片上传至社区平台,吸引居民纷纷加入行动。“这条河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如今看到年轻人用心守护,特别感动!”社区居民王阿姨将写有环保承诺的纸条装入“河流记忆瓶”,悬挂于文化长廊,许下对绿水青山的深情寄语。

文化传承:剪纸刀尖舞动千年匠心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豫章剪纸传承人,中国剪纸协会副会长,江西省创造学会非遗创新教育委员会主任,南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华东交大客座教授豫章剪纸第五代传承人沈玉谋教授带领青年志愿者和居民开启了一场“指尖上的文化之旅”。通过“非遗快闪展”,参与者不仅欣赏到剪纸艺术与本地生态、历史交融的作品,感受传统技艺的现代魅力。

“共剪剪纸·寄语未来”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青年志愿者、社区居民共同完成剪纸作品,剪影中融入社区,成为“文化家园”共建的生动见证。
双向赋能:从志愿行动到社区内生动力
活动特别设置“代际对话”环节。社区长者讲述“记忆中的河流与老手艺”,青年志愿者分享环保科技新知,两代人围绕“如何让传统与未来共生”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增进理解,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寻新路径。

当志愿青遇上剪纸彩,当生态守护对话非遗传承,社区用一场活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未来,医学技术系24级口技1班团支部将持续深化“双脉守护”品牌,让青年之力、匠人之心、自然之美交织成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画卷。
